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创新  -> 正文

生物3D打印让器官体外再造

2019年10月18日 18:20:21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

  10月14日,杭州科学大讲堂邀请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贺永教授为听众带来题为“生物3D打印:器官的体外再造”的科普报告。

  贺永从3D打印一些有趣的应用场景入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3D打印的历史沿革、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目前,几乎所有的工科专业,包括轻工制造、建筑设计、新材料研发、航空航天等领域,都会用到3D打印相关的技术,其中,生物医疗也是3D打印非常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

  生物医疗与3D打印结合在一起,称为生物产品打印,或者生物3D打印。医疗界对3D打印的需求和应用,主要有手术规划、模拟训练等。医生在给病人做非常复杂的手术之前,例如心脏手术,一堆血管互相耦合交错,风险非常大,3D打印的出现可以把复杂的病灶部位完全打出来,这样医生术前会诊的时候,可以直接对着实物做一个手术的规划,非常有利于手术进行。医院要建帮助医生快速训练的实验室,给医生提供更逼真的模拟环境帮助训练。用3D打印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手术模拟器,模拟各种手术过程中人体器官的反应,帮助医生训练手感,提升能力。

  贺永介绍,可降解材料的研发是生物3D打印的研究热点之一。现在钛合金的金属类人工骨骼植入已经非常多了,但是金属件植入体内后,人体的骨头是软的,如果互相之间摩擦,人体骨头会被磨损掉,会非常痛苦。植入体内的是异物,我们能不能变成自己体内的部分呢?因此很多研究人员在做可降解的材料。3D打印好的骨骼植入到身体里面,前期帮助修复,修复完以后降解没了,自己的骨头长上去就完成了。这就类似动手术的缝合线,缝上去以后自动就降解,不需要拆线。

  贺永说,他的研究范围是要把这个细胞当成原材料,在体外组成器官。生物3D打印领域特别热门或者想像空间最大的,是能不能在体外做个器官出来,比如肾坏了换个肾,肝坏了换个肝,这是一个假想,目前的技术还没有到这个层次。现在3D打印器官主要用于修复体表缺损,如修复颌面缺损。他们研发团队打印出来的耳朵、鼻子等已经非常接近真实耳朵,不仔细看都分辨不出真假。

  技术在不同阶段有不同应用,每一项技术突破都非常值得高兴。贺永说,怎么在体外把一个活的器官做出来,是目前团队研发的重点,即实现生物3D打印器官的功能化,比如把一个血管在体外完整的创建出来。人体正常的血管有三层细胞的结构,从体内最里面的内皮到平滑肌到纤维细胞,我们可以在体外完整地构建出来,并且赋予其血管的功能。比如,把肿瘤细胞取出来,在体外把这个肿瘤建起来,然后试验各种药物,看到底哪个药物或者哪个组合的药物对这个肿瘤是有效果的,通过这个途径研究肿瘤的治疗方法。他说,这项技术在实验室阶段已经算比较完善了,未来几年内或许能在临床上得到应用。

  本报记者 张巧琴

[编辑: 江英华]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17371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70005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