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产业  -> 正文

机械化让郑小芳把种田变成副业—— 享受边上班边种田的“两栖”生活

2019年12月13日 18:06:27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

  这段时间,家住余姚市低塘街道姆湖村的郑小芳很开心,他家64亩水稻又有了好收成,亩产量比去年有所提高,达到了570公斤左右。

  今年64岁的郑小芳是姆湖村的种粮大户之一,承包土地种植水稻已有20余年。

  一开始,郑小芳承包了约30亩田,种植的是常规水稻品种。第一年他请农机大户进行拖拉机耕地作业,秧苗是请人代为培育的,秧也是雇人插的,200元左右一亩的价格,雇用了10多个人来插秧。当时,有些人为了提升插秧速度,插秧的行距比往常要宽得多,为此他不仅担心了好一阵子,还在日常管理中不断加强肥水管理,最终第一年稻谷产量还不错,每亩有500公斤左右。

  从人工插秧到机器插秧,再到直播等,随着劳作方式的变革、农业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和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郑小芳的种田创业之路变得越来越轻松。“现在种田,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在田间地头累得不成样子啦。”郑小芳乐呵呵地说。

  为此,郑小芳又就近应聘上岗成为当地洪山墓园管理处的一名管理人员。他说,墓园的日常管理工作相对比较弹性,所以上班和种田能够实现“两不误”。他表示,随着越来越多农业机械的应用,种、收以及施肥打药都能实现机械化或半机械化,因此“农闲”的时间也更多了,种田也就变成了一种“副业”,自己大部分时间还是花在墓园的日常管理工作上。

  为了提升自己的水稻种植技术水平,郑小芳一方面主动加强自身学习,订阅一些农业技术方面的报纸杂志等,另一方面积极参加街道以及市农技部门开展的各类农业技术培训,并与农技专家和种粮大户加强沟通交流。一边加强学习,一边不断实践,郑小芳渐渐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种田能手。

  同时,为增加种田效益,郑小芳渐渐扩大了种植规模,一度从30亩增加到80多亩。目前他租种了64亩田,全部种单季稻,同时每年冬春之季还要种植一茬油菜和小麦,效益都还不错。

  在郑小芳的种田生涯中,2017年是较为不平凡的一年。他说,那一年因为二化螟病虫害防治失误,导致水稻产量减产较大,亩产量减少了近100公斤。“现在看来,当时还是因为自己过于自信,以致错过了第一次病虫害防治良机,再加上施药也不当,导致防治效果不佳。”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郑小芳这样说道。

  随着年龄的增加,郑小芳越来越享受这种一边上班一边种田的“两栖”生活方式。“现在对我来讲,种田只是一种副业。”郑小芳开心地说。

王文苗

[编辑: 江英华]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17371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70005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