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保险  -> 正文

主推年金、放宽核保 险企“花式”揽客备战2020年开门红

2019年12月18日 10:46:43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孟凡霞 李皓洁

  俗话说“开门红,一年红”。目前2020年保险业开门红已行至高潮,各家险企摩拳擦掌上演“花式”揽客。12月17日,记者采访发现,在产品端,多家险企推出“年金+”系列,万能险、养老社区和医疗险渐成标配;在服务端,有险企放宽核保门槛,患有脂肪肝、甲亢等疾病的人群均可按标准体承保。不过,在保险公司产品、服务齐上阵的同时,也有业内人士提醒称,监管部门对年金产品的窗口指导以及一些地区“双录”的实施或对明年开门红造成不利影响。

  年金险成主打:4.025%末路狂欢3.5%扛起“大旗”

  从产品方面看,年金险依然是开门红的主打产品,不过受监管限制,预定利率3.5%的产品逐渐成为主打。同时,在回归保障思路的引导下,一些险企开门红主推健康险产品。

  具体开看,2020年中国人寿打响开门红营销第一枪,推出国寿鑫享至尊年金保险(庆典版),采用“年金+万能”的组合形式,年金险预定利率为3.5%,主推3-5年期交,保险期间为10年,所搭配万能账户“鑫尊宝”保证利率为2.5%。

  除了附加万能险账户外,养老社区、医疗险等也频上“以附促主”的产品榜单。太平洋人寿将产品与养老社区结合加以推动。如购买“鑫满意”年金险的高端客户可享“太保家园”养老社区入住资格。

  此外,一些险企在开门红期间也推出了升级版的健康险产品,例如平安健康推出门诊保障延长,住院前后30天门诊费用都涵盖的“平安e生保2020版”;百年人寿也推出了女性及少儿特殊疾病扩容的重疾险产品康惠保2020版。

  不过,在监管部门窗口指导紧急叫停4.025%的年金险背景下,北京商报记者走访也发现,临近年底,4.025%的年金产品上演末路狂欢。多家险企均有达成上百万大额年金保单,产品多为“相伴一生”、“福禄一生”、“星颐”等养老年金险,这类产品均为目前市面上可见的预定利率在4.025%的年金产品。

  “无论从监管方面还是资本市场环境方面看,年金险利率下行趋势是不可避免的,由此也有助于控制保险公司的流动性风险。未来,年金险产品也有可能会变成以定期为主,短期产品为主。”资深保险经纪人李玉表示。

  缘何健康险渐成开门红“新宠”?李玉解释称,随着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和产品供给的增加,重疾险、医疗险等产品越来越受到关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前三季度,健康险实现保费收入5677亿元,同比增长30.91%。而健康险在行业总保费的占比也突破20%。

  放宽核保:带病体可按标准体承保

  推组合类、升级类产品揽客外,开门红期间,宽松的核保政策也是险企吸引客户投保的方式之一。

  例如,同方全球人寿在开门红期间放宽寿险及重疾险核保标准,脂肪肝、甲亢、甲减、乙肝小三阳等30项轻微疾病都有按照标准体承保的可能;中荷人寿在寿险及重疾险的核保中,则有55种轻微疾病的核保标准可能享受标准体的“优待”,例如包括单纯轻度肥胖、单纯轻度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乙肝病毒携带、肝血管瘤、胆囊息肉、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等。

  放宽核保标准是否会造成险企的风险增加?对此,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教授庹国柱表示,放宽核保标准来招揽业务其实是一种营销方法。保险公司的产品设计特别是精算方面都包含一定的利润空间,该空间是在操作过程中可以伸缩。此外,“标准体”和“非标准体”在承保过程并不完全那么严格,每家公司的标准也会不一样,所以通过放宽核保标准来招揽业务不会对影响公司的风险状况。

  不过,有险企负责人表示,核保放宽在一定程度确实让利给消费者,多为轻度或者不太高发的风险因子类型,健康条件适合的客户还是可以抓住这个机会投保,但也不建议把开门红核保放宽作为关键投保因素影响保险产品的选择。

  此外,除了放宽核保政策外,一些险企还提升了免核保额度、生存调查额度、面访额度。有营销人员向北京商报记者解释称,例如平时一家公司保额在50万元以下免核保,开门红期间这一额度将提至60万、70万元等。同时,开门红期间进行生存调查、面访所对应的保障额度也相应提升。

  “双录”对开门红影响较大

  “2020年开门红遭遇年金险预定利率下调、市场宏观利率下行等不利因素,以及监管有条件的放开中短期两全险产品等有利因素。不过,预定利率下调可能影响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因为同业之间都在下调,以及宏观利率也在走低,3.5%的预定利率从长期来看也已不算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分析称。

  而值得注意的是,“双录”(录音录像)制度或对开门红影响较大。朱俊生指出,由于“双录”将给保险公司带来更多的成本支出,可能会对开门红以及2020年保险业务的发展带来较大影响。

  据了解,自今年10月起,江苏省在向自然人销售一年期以上的人身保险产品时,销售过程均要求实施“双录”。所谓“双录”是指,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通过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采集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的方式,记录和保存保险销售过程关键环节,实现销售行为可回放、重要信息可查询、问题责任可确认。

  有保险公司部门负责人表示,“双录”可能对业务影响较大,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投保难度:首先,保险产品销售涉及客户家庭财富、身体健康等多个隐私,可能引起客户反感;另外,保险销售人员对新技术设备的应用熟练度也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体验,对一些年龄较大的个险渠道营销人员而言,使用复杂设备不太现实;其次,目前,个人信息管理存在漏洞,而“双录”后,大量图像和影像资料如何安全保存,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北京商报记者孟凡霞李皓洁

[编辑: 王姝]
(本文来源:北京商报)
  • 科技金融时报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17371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70005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