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科普知识  -> 正文

注意,肌少症正盯上年轻人

肌肉减少10%,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感染风险增加
2019年12月20日 14:36:53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

  胖胖的李女士怎么也没想到,一不留神小腿踢到茶几腿竟然断了!今年40岁的她一检查,发现肌肉量跟70岁老人一模一样!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相关专家介绍,人体成分检测提示,李女士肌肉量明显偏少,体脂肪及内脏脂肪偏多,骨密度提示骨质疏松。其实,在骨质疏松背后,她骨折更为重要原因是患上了很多老年人才会得的疾病——肌少症。

  肌少症,顾名思义,就是肌肉减少所引发的疾病,准确来说,是指因持续骨骼肌量流失、强度和功能下降而引起的综合征。

  人体有超过600块肌肉,大约占了身体重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和结缔组织一起组成我们的身体,使我们能够站立和移动。

  它与衰老息息相关,大约从30岁以后,肌肉质量会因为老化开始逐渐流失,而到了40岁之后,肌肉会开始以每10年约8%的速度流失,如果没有营养和运动干预,70岁时,人体肌肉质量下降约40%,到了80岁,肌肉大约会流失掉50%。

  近十年来,肌少症逐渐受到重视,国内有统计发现,30岁以下的年轻人,有三成患有肌少症,原本的老年病,正日益在40岁以上人群中变得常见。

  早在2010年,肌少症欧洲工作组(EWGSOP)研究显示,随着肌肉减少严重程度的增加,它对人体的危害也明显增加:肌肉减少10%,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感染风险增加;肌肉减少20%,肌肉无力,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跌倒风险增加,伤口愈合延迟;肌肉减少30%,肌肉能力继续下降,可能致残,患者不能独立坐起,易发生压疮和肺炎;肌肉减少40%,死亡风险明显增加,如死于肺炎。

  一般来说,老年人肌少症的症状较为典型:步履蹒跚、行走缓慢、站起困难;手劲儿变小;总觉得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平衡障碍、容易跌倒等。但肌少症带给身体的伤害绝不仅仅只是没有力气而已,还有老年人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跌倒,跌倒不但会造成脑部受伤、骨折等严重外伤,还会引发“跌倒恐惧症”,给老人带来极大的心理创伤。越是不愿走路,老年人越容易丧失行走的能力,久坐或躺着,极易变得抑郁。

  而对中青年来说,肌少症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关联情况:

  肥胖和三高。中年后很容易出现肥胖等代谢问题。以前大家都把它归咎于吃太多、运动不足,其实肌肉减少,基础代谢率降低才是问题所在。专家提醒,不要过度看重体重,肌肉和脂肪的多少才真正决定是否肥胖。

  与糖尿病、心梗和脑中风息息相关。2013年美国高血压研究学会的研究论文显示,标准体型者的血压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肌少型肥胖者的高血压风险,高出正常者两倍之多。

  医生强调,不管是什么疾病,肌少症病人住院,死亡率都比其他人高很多。

  据了解,肌少症分为原发性、次发性。原发性是指除了老化之外没有特别原因,次发性则可能是因为消化吸收不良、蛋白质摄取过少、内分泌失调等原因造成生长激素下降、荷尔蒙如睪固酮下降,或是因为活动减少,神经刺激不足、血管流速变慢,加速肌肉流失。

  专家特别提醒,减肥不等于吃素。其实,肌肉是负责基础代谢的,每增加1公斤肌肉,就会消耗掉超过2.6公斤的脂肪,如果肌肉越来越少,吃得再少也会变胖。还有一些年纪大的人,担心“三高”或本身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基础病和慢病,不敢吃肉和油脂,体重确实掉了,但掉的是肌肉,体脂没降低反而变高了,变得越来越虚。

  那么,肌少症该如何预防治疗?一是加强营养,增加优质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D的摄入,要多吃牛肉、豆制品等食物补充。二是保持运动,可进行有氧运动和适当的抗阻运动。抗阻运动包括器械、弹力带、哑铃等;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慢跑、游泳。即使是做家务,都可以有效预防肌肉的减少和萎缩。三是药物治疗,虽然目前没有以肌少症为适应症的药物,但研究发现一些合成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肌酸、肌肉生长抑制蛋白等,有增加肌力的作用,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江晨

[编辑: 江英华]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17371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70005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