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创新  -> 正文

他是“工业互联网工程师”,善用“5G+AR工业远程诊疗”技术—— 为轮船打造一把“云手术刀”

2020年03月31日 10:05:31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夏艺瑄

  “你长大后想当什么?”现在孩子们的回答,一定比我们当年更丰富多彩。随着社会发展进步,越来越多新职业不断涌现。

  虚拟现实工程技术员、呼吸治疗师、人工智能训练师……今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16个新职业。在2019年4月,也有13个新职业被国家“官宣”,包括无人机驾驶员、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电子竞技员等。

  新职业来自新产业的蓬勃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从业者的需求较高,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从业群体。

  新职业带来了新的消费与生活方式。跟着云健身教练动起来、随着云导游“走向”诗与远方……

  新职业,新梦想,新世界。本报今起推出《新新职业》栏目,敬请关注,欢迎提供线索。

  【人物名片】“工业互联网工程师”包寅盛,1986年出生,中国移动舟山分公司员工。自从5G商用以来,他时刻关注着该项新技术的应用落地。在他的推动下,“5G+AR工业远程诊疗”技术首次运用于舟山船舶修造业远程检测。

  包寅盛在为舟山国家级海洋大数据中心扩容。

  浙江在线3月31日讯(记者夏艺瑄通讯员高原)“压载舱第二根纵骨面板有锈蚀,见图像红圈处。”3月24日,负责检查的验船师和位于上海、北京等地的中国船级社专家,通过“5G+AR工业远程诊疗”技术,对停泊在舟山中远海运重工内的“天顺河”轮进行“云诊疗”。这是该技术在舟山市首次应用于船舶修造领域。

  质检工人佩戴AR智能眼镜进入机舱,通过5G网络,现场影像以第一视角传回服务器,验船师和专家实时了解舱内情况,通过语音、图像标识、视频标记等操作,对现场工程师进行远程指导。执行现场验证的中国船级社舟山办事处检验二部副经理唐伟强尝试后连连点赞:“整个检验过程犹如身临其境。”

  促成这项新技术落地的,是中国移动舟山分公司信息化项目工程师包寅盛。

  语速飞快、谈吐幽默——包寅盛跟记者想象中的工科男有些不一样。

  2009年,大学毕业的包寅盛,懵懵懂懂进入电子信息技术行业,在前辈的带领下汲取专业知识。2012年,他进入中国移动舟山分公司。

  作为团队的中坚力量,包寅盛最主要的工作,是将当下最新的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和数据技术,推广到各个行业应用领域。自从5G商用以来,他便关注该项技术的应用落地。

  在船舶修造行业尝试“5G+AR工业远程诊疗”,最初可以说是救急。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稳步控制,位于六横岛的舟山中远海运重工逐渐繁忙起来。然而企业负责人仍然忧心忡忡:境外疫情蔓延,企业与外籍服务商的沟通指导、船东的验收交付都受到影响。是否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对船舶进行“云诊疗”?

  2月26日,包寅盛临危受命,被派往六横岛考察,要求在两天内为该企业做出一套可行性方案。

  包寅盛心里明白,实现船舶“云诊疗”,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运用“5G+AR远程技术”。

  “5G+AR远程技术”虽然在医疗、汽车维修等领域已广泛应用,但在船舶修理项目中却鲜有应用。

  包寅盛至今还清楚记得,为了了解船舶机舱内部环境,恐高的他第一次爬上了几十米高的垂直单梯。头顶是望不到尽头的梯子,脚下是一片混浊的海水。“越往上爬,头皮就越麻。”现在回想起来,他还心有余悸。他恐高,但从不服输,终于登上甲板,把机舱里外转了个遍。

  当天下午,考察结束后的包寅盛立刻返回公司召集AR领域合作伙伴,进行技术研究。

  一个密不透风、连2G信号都没有的机舱,如何实现5G信号覆盖?记者很好奇。

  包寅盛回忆说,当时大家想了很多办法,但都不可行。呼声最高的提议是直接在船上铺光缆,既省时又省力,也被他否决。“一般情况下,光缆都是铺在地下,机舱内部环境太复杂,铺在面上很容易被破坏。”

  讨论一度陷入僵局。包寅盛拿出手机,把船上的照片又看一遍。沉思许久,他忽然想到覆盖WiFi信号要比5G信号容易,可以在甲板上安装能将5G信号转换成WiFi信号的设备,然后在机舱内安装多个路由器,通过桥接的方式实现信号全覆盖。

  信号问题解决了,但实现“云诊断”光有信号可不够,还得有一套成熟的AR系统。

  船舱内空间狭小光线阴暗,工人作业动作幅度大,检测工作强度高。有人提议,得找既有补光功能还耐得住摔的智能眼镜和满足专家实时操作的远程指导模式。

  这个想法与包寅盛不谋而合。

  此时,离提交方案只剩下不到24小时,大伙抓紧时间请教行业专家,搜集现有的AR系统,逐一排摸。

  “这套不行,眼镜像素太低了”“这套无法对视频做标记”……桌上资料越摞越高,有同事私下跟他说,时间太紧了,要不降低些要求。包寅盛笑着摇了摇头。

  最后,包寅盛把目光锁定在一套用于飞机制造的AR系统上,“两者同属工业制造行业,对系统的要求所差无几。”

  两天内提交方案,又经过十余天的安装、测试,3月18日,包寅盛带着这项技术首次公开演示。当专家通过实时传回的图像,成功与工人进行远程交流时,包寅盛激动得捏紧了拳头:“这事,成了!”

  “在狭小又没有信号覆盖的机舱里实现远程指导,是我们敢想而不敢去尝试的。”一位行业专家对包寅盛说。

  新技术使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也拓宽了包寅盛的视野。从事通讯行业8年来,他见证了从3G到4G,再到5G的发展。通信技术突飞猛进,也为各行各业的变革带来契机。疫情之下,从武汉火神山“云监工”,到足不出户的“云看房”,人们感受到数字化应用对生活、工作的影响。

  包寅盛说,目前5G商用已经日趋成熟。此前,他们已实现5G+健康医疗应用,为舟山海岛的健康小屋配备远程会诊视频系统,改善悬水小岛就医环境。本月初,全国首根集智慧照明、5G通信、汽车充电、视频监控、信息交互为一体的“5G+智慧路灯充电桩”,在舟山亮相。

  采访间隙,包寅盛接到舟山一家水产制造企业打来的电话,咨询的正是“5G+AR远程技术”落地问题。

  “如果说5G是一扇门,我就要做那把开门的钥匙。”包寅盛说,“在技术和应用中架起一座桥,让技术与生活畅通无阻,这就是我的梦想。”

       记者 夏艺瑄 通讯员 高原

[编辑: 陈嘉宜]
(本文来源:浙江在线)
  • 科技金融时报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17371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70005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