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理财  -> 正文

全球主权基金配置策略趋于谨慎

2020年07月27日 15:55:20 来源:中国基金报 作者:曹雯璟

  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景顺集团近期发布了第八份年度《全球主权资产管理研究》,这份研究综合了2020年1月至3月之间全球83只主权基金、56家中央银行中139位首席投资总监、资产主管、高级策略师的观点,他们旗下管理资产总额达19万亿美元。整体看,截至3月底,除亚洲外的全球主权基金普遍看淡股票,更倾向于固定收益、低流动性另类投资及符合ESG目标的基建项目。此外,各国央行和一部分主权基金增持了黄金。

  《全球主权资产管理研究》指出,在新冠疫情爆发前,除了亚洲主权基金外,全球其他主权基金已看淡股票,更倾向于固定收益、低流动性另类投资及符合ESG目标的基建项目。

  未来1年,在全球范围内,37%的主权基金有意减少股票配置,其中有一半的减持比重将超过5%。仅22%的主权基金计划在未来1年内增持股票。43%的主权基金计划继续增持固定收益资产,43%计划投资私募股权及基建,38%则投资房地产。同时,仅有39%的央行认为股票将成为核心资产。

  今年以来,A股涨幅全球第一。景顺大中华、东南亚及韩国区行政总裁潘新江表示,“中国股票出现了强劲的复苏,主权基金在短期内对投资这一资产类别抱有更大信心。”他表示,从长期而言,全球主权基金增配中国资产的趋势难改。潘新江预计,至少在今年余下的时间里,股市波动性仍将非常高,这将使主权基金的总体投资保持防守性,同时在购买机会的出现时,谨慎而策略地涉足股市。

  《全球主权资产管理研究》显示,全球ESG投资关注度上升,47%的全球主权基金认为气候变化将带来巨大的风险, 83%的央行及主权基金认为须立即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要将气候相关的风险纳入更广泛的投资过程当中。49%的主权基金已将气候变化因素纳入投资组合,24%的投资者尝试计算投资组合的碳足迹,碳足迹是指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通过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和消费以及各类生产过程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

  潘新江表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发行国,市场参与者在开发并同意标准化的ESG融资框架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将是该行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预计亚洲主权基金将继续逐步提升构建气候变化风险模型和碳足迹分析能力。

  近年来,各国央行逐步将货币储备从美元分散到其他货币,其中人民币成为最大的受惠货币。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各国央行对人民币的配置比重已由1%升至2%,全球共增加了价值1270亿美元的人民币货币储备。但在今年《全球主权资产管理研究》中,出于多种风险因素的考量,许多央行开始重新青睐美元的安全性,三分之一的央行表示,有意增持美元储备。

  与此同时,持有人民币的央行数量有小幅增加,但配置比重相对持平。30%的央行表示,一旦未来市场稳定下来,仍有意增加人民币配置。

  《全球主权资产管理研究》显示,各国央行及部分主要国家的主权基金都增持了黄金,目前黄金配置占各国央行储备组合总额的比重从2019年的4.2%升至4.8%,其中,四成通过黄金期货配置黄金,四成通过买入黄金交易所的黄金ETF产品配置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仅有11%的亚洲主权基金表示未来会考虑将黄金纳入到投资组合当中。投资黄金的亚洲主权基金当中,多数(67%)持有本地实物黄金,三分之一透过期货及交易所买卖基金投资。《全球主权资产管理研究》显示,近半数增持的黄金(48%)是用以替代负收益的债券。

  潘新江分析,全球负收益债券不断扩容,主权基金只要买入负收益债券,就意味着持有到期必然是亏钱的,因此更多机构选择增配黄金。目前各国央行和主权基金将黄金视作负收益债券的潜在投资替代品,黄金需求持续攀升。

(曹雯璟)

[编辑: 王航飞]
(本文来源:中国基金报)
  • 科技金融时报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40003 | 浙ICP备2024107310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