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理财  -> 正文

“去库存”压力大 66只权益ETF批而未发

2021年11月08日 15:52:37 来源:中国基金报 作者:李树超

  尽管今年已发行了近230只新品,但权益ETF“去库存”的压力仍然不小,66只产品“批而未发”,部分已超出6个月的发行限期。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4日,2021年以来累计有194只权益类ETF产品获批,实际发行产品数量为128只,66只权益类ETF产品“批而未发”。其中,有16只已经超过了获批后6个月内发行的“大限”。

  “去年股票ETF审批一度放缓,产品后来纷纷获批。今年市场震荡,基金发行难度增加。但新发基金数量仍然很多,部分公募产品批文积压,这些公司面临‘去库存’的压力。”沪上一位公募人士告诉记者。

  上海一位公募市场部负责人也说,如果到期不发,可能会影响公司其它产品的获批。如果发行实在困难,基金公司一般会选择延期,期限用满3个月,如果还是无法完成,就可能按发行失败处理。

  事实上,在被动投资理念和“ETF炒股替代”效应下,各家公募争相布局ETF市场,产品发行数量爆发式增长。截至11月4日,今年新成立的权益ETF产品数量多达228只,超过了过去两年的总和。

  华泰柏瑞基金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识了ETF。同时,为了满足投资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各大基金管理人积极推出更多产品,形成了ETF市场“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供需相互促进”的正循环。

  华宝基金指数研发投资部总经理胡洁分析,ETF蓬勃发展的背后涉及多方面因素:一是今年A股结构性行情显著,带动新能源、智能电动车、光伏、电池等新能源赛道ETF产品的发行。二是当前国家重大政策指导,也带来科技、新能源等ETF产品的密集布局。比如,在国家积极支持科技创新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科创50ETF、双创龙头ETF、深创100ETF等产品密集发行;最后,ETF本身具有透明度高、交易灵活、跟踪误差小、交易成本低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各类投资者的欢迎,也是ETF蓬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权益ETF“去库存”的压力,与股票市场的震荡,新发ETF规模下滑也有很大关系。

  数据显示,截至11月4日,今年新成立的228只权益类ETF发行规模合计1634.58亿元,平均仅有7.17亿元,同比下滑36.04%。2019年-2020年,新发ETF的平均规模分别为19.31亿元和11.21亿元。

  从基金规模的分布结构看,今年新发的ETF中,规模不足3亿、“擦边”成立的产品多达80只,占新发数量的35.09%,七成产品成立规模不到5亿元。

  上述沪上公募人士分析,今年ETF发行难,一是因为股市震荡,指数型产品波动较大,缺乏赚钱效应,很难吸引资金;二是产品同质化突出,多家公募同时布局跟踪同一指数的ETF,分散了资金的投资方向;三是今年新发基金数量较多,导致阶段性“供大于求”。而且,由于基金公司产品发行重点、渠道资源分散和产品发行档期不合适,导致基金发行不理想。

  除了发行困难,今年还有平安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ETF发行失败,兴业上证红利低波动ETF、富国恒生中国企业ETF等13只ETF清盘退出市场。

  “基金发行和募集失败日益常态化,部分公募还为了‘去库存’发行产品,如果新基金发行时机不佳、缺乏市场需求等,可能未来ETF发行失败也将常态化。”上海上述公募市场部负责人称。

  虽然权益类ETF大发展中遭遇发行“寒流”,但多家机构和投资人士表示,国内ETF仍在发展初期,发展空间很大,各家公募还会继续“跑马圈地”。

  华泰柏瑞基金表示,ETF这个赛道还处于发展初期,未来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这点行业应该是有共识的。大多数基金管理人正是看到ETF市场蕴涵的发展前景,所以投入其中。比如在宽基指数和一级行业指数外,相对不太拥挤、还有增量可以挖掘的细分行业主题指数,各家公募还会加速抢占;另一方面,随着投资者数量几何倍数增加,投资理念不断成熟,ETF产品的布局也将更为细分化。

  国泰基金量化投资事业部总监梁杏认为,股市结构性投资机会的特点和投资者理念的进步都将成为ETF市场发展的最大驱动力。投资者从个股投资迁移到ETF投资,既能把握市场结构性机会,又可以提高指数相对于个股的胜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今年以来全行业发行了很多产品,但非货币ETF规模在整个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和A股股市规模的占比仍然非常低。指数基金和ETF未来都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梁杏说。

(李树超)

[编辑: 王航飞]
(本文来源:中国基金报)
  • 科技金融时报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17371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70005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