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证券  -> 正文

机构预测美联储最多加息7次 科技股大跌 价值股再起航

2022年01月17日 16:56:04 来源:中国基金报 作者:姚波

  加息预期忽至,全球市场2022年科技股普跌,而价值股回春。

  美联储日益强硬的立场促使投资者和经济学家预测将在3月迎来首次加息,摩根大通甚至把加息次数调高至7次。

  但也有机构认为联储今年可能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即便有加息等一系列动作也不会改变宽松流动性的大环境。

  12月通胀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7% ,创40年新高。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任命听证会上表示,他希望美联储迅速采取行动,减少向全球最大经济体注入资金。多位联储官员开始表示支持加息,预计3月加息,美联储今年可能需要加息至少3次,多达4次甚至5次。

  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表示,鉴于目前就业市场非常强劲,美联储正接近决定开始逐步加息。美联储理事沃勒表示,如果通胀没有消退,美国可能有必要快速进行4~5次的连串加息。沃勒曾多次呼吁对高通胀作出更积极的回应。

  美联储费城分行行长帕特里克·哈克预测,年内将有3次或更多的加息,起始时间3月。哈克表示,美联储几乎没有什么工具来对抗助长通胀的供应链问题,但它应该采取行动抑制消费者需求。美国劳动力市场已从疫情影响中充分恢复,美联储已实现了最大限度就业的目标,这是美联储为决定何时加息而设定的两个目标之一。

  不少机构也开始调高加息预期。富国银行、高盛、摩根大通和德意志银行均预测美联储今年可能至少4次加息。而摩根大通则是最激进的代表。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戴蒙表示,美联储可能会7次上调基准利率以对抗不断上升的通胀。

  新冠疫情期间,美联储为避免经济崩溃而购债实行量化宽松,导致资产负债表规模膨胀至9万亿美元。

  去年末美联储口风急转,美联储对通胀的态度已经从暂时论转变为“一旦结束缩减购债规模,就开始加息”。这种表态的转向,与几个月前美联储传达信息时的措辞完全相反。

  尽管目前市场加息预期高涨,但道明证券认为,一旦通胀前景再次出现改变,或者出现其它不确定性事件,美联储可能再次转向。同时,也有一些机构把通胀归结为供给,认为近期通胀是由供给驱动的,各国央行不应过于积极地应对通胀,以免损害经济活动。

  贝莱德就认为,即使由于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供应瓶颈有所缓解,通胀率仍将稳定在比过往水平更高。在市场方面,贝莱德认为从基本面来看,发达市场股票具有更广泛、更强劲的前景,优于新兴市场。

  同样认为美联储只会“高举轻放”的还有摩根士丹利,摩根士丹利认为,市场对美联储能否实施鹰派的加息和缩表仍然持怀疑态度。其首席投资官沙莱特认为,问题在于是否真的看到美联储坚持实行量化紧缩。美股市场已经有近九成的股票从近一年高点回调,许多股票回撤10%~20%,已经存在选股的机会。

  沙莱特建议,应选择那些能够经受住美联储提高利率以及由此带来市盈率压力的公司,如可能盈利超预期、会提高股息和进行回购的公司。

  市场希望这是一次缓慢而无痛的货币政策正常化,但在美联储如此重视通胀的情况下,这种愿望落空,全球市场以普跌迎来2022年。截至1月14日:标普500跌2.17%、日经225跌2.32%、沪深300跌4.32%、韩国股指跌6.05%。

  道明证券认为,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已达9万亿美元,却没有人知道资产负债表规模的正常水平应该在哪里,这为缩表的进程在何处休止画上了问号。因此在今年下半年,缩表的时间点和速度或将是市场热点之一,这将给市场带来极大不确定。

  在美联储12月会议记录公布后,纳斯达克指数单个交易日下跌3.4%,于1月5日创下今年最大单日跌幅。不过随后几个交易日,纳斯达克指数开始出现盘整,今年已经下跌4.8%。预期改变后,科技股的方向仍不明确。一些分析师认为,过去几天,纳斯达克指数出现了相当不错的反弹,因此市场可能只是对美联储利率存在一些紧张情绪,以及在企业公布财报之前高位获利。

  随着投资者要求更高的回报,利率上升的前景已经导致债券收益率飙升。较高的债券收益率侵蚀了股票未来收益、增加企业的借贷成本,负面影响显现:投机性科技公司的暴跌,价值股开始成为市场的心头好。

  加息周期利好银行股,高利率和高收益率使银行可以从贷款中获得更多收益。科技股,尤其是投机性更强个股大幅下挫。凯西·伍德管理的ARK创新ETF却陷入了困境。基金持有大量不赚钱的科技公司,利率上涨使这些公司未来收益看起来更缺乏吸引力。

  到目前为止,罗素1000价值指数2022年的表现出色,成分股包括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投资公司,该股今年已上涨近8%。相比之下,罗素1000成长指数则出现下跌。其成分股包括苹果、特斯拉和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后者今年的跌幅超过8%。

[编辑: 王航飞]
(本文来源:中国基金报)
  • 科技金融时报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17371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70005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