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2023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浙江省主场活动在杭州开幕。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成出席活动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位秋、杨文采、谭蔚泓、叶志镇,“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陈芳允的亲属王遵明、陈晓南,浙江省委主题教育第十二巡回指导组组长马林云、浙江省科协党组书记吴晓东出席活动。
今年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浙江省主场活动以“点亮精神火炬,助力两个先行”为主题,由浙江省科协、浙江省科技厅联合主办,结合浙江特色,以“播撒·希望之光”“守护·万家灯火”“奔赴·科创未来”三个篇章串联全场,通过舞台剧演绎、“两弹一星”元勋亲属访谈、院士演讲、青年科学家诗朗诵、科学家精神宣讲等形式,展现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接续拼搏,以奋斗之我筑强国之基的科技报国之情。
活动伊始,主持人宣读了省委省政府致全省科技工作者贺信。
来自浙大马兰工作室的舞台剧表演《星辰·大地》,取材于浙江大学王淦昌、程开甲、林俊德三代师生的传承故事,讲述浙江大地走出的老一辈科学家将自己一生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用一生的无悔岁月诠释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党的事业大于一切、忠诚使命重于一切”的人生信念。
“父亲说,就是要为国家作出贡献,国家需要什么就做什么,而且必须做出来!这也是他用一生践行的价值观。”提及父亲王淦昌曾错失三次诺贝尔奖、为国隐姓埋名17年的过往,女儿王遵明回忆道。
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所长、谭蔚泓院士作“我的分子医学梦”主题分享,阐释我国当前分子医学的发展与研究,以及科技工作者对于生命科学的不断探索与追寻。
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团队奖获得者、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胡新央,首届浙江省青年科技英才奖获得者、浙江理工大学教授付彩云,浙江省有突出贡献青年科技人才、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李松涛和国家级海外引进青年人才、中科院医学所特聘研究员刘远,作为青年科学家代表联合表演诗朗诵《生命的火炬》,展现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点亮精神火炬、传递科学薪火的探索和奋斗精神。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杨嘉苗以“芯火相传”为题,通过讲述三代造芯人的故事,倡导广大青年接续奋斗、不负时代、不负韶华。此前,浙江超50所院校,近千名高校科技工作者、在校大学生参加科学家精神宣讲大赛。
高从堦院士等为“科学家故事众创空间”代表单位钱学森学校、竺可桢中学、苏步青学校、茅以升实验学校、蒋筑英学校、建功中学授牌。
现场连线了杭州未来科技城的超重力场大设施现场、余杭蜜梨科技小院、“希望之光”组合式人才帮扶团省自动化学会服务缙云智能短途交通项目,展现近十年来,浙江省持之以恒抓创新,在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进程中,以科技创新厚植动能制胜未来取得的硬核成果。
“浙里”科学家助力三个“一号工程”出征仪式的火炬在主会场上点亮,将整场活动推向高潮。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第二批浙江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