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第十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座谈会在宁波举行。这是光华工程科技奖相关活动首次走出北京。会上,26位两院院士齐聚东钱湖畔,谋创新、话发展。
该活动首次走出北京就来到宁波,这不仅因为宁波是全国“院士之乡”,还因为本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得主是宁波籍院士。
光华工程科技奖由中国工程院发起,1996年起评选,每两年评选一次,用以表彰在工程科学技术及工程管理领域作出重要贡献、取得杰出成就的华人工程科技专家,目前是中国社会力量设立的中国工程界的最高奖项,激励了科学家们从事工程科技研究、发展、应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期间,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曾数次轮空。此前,仅有张光斗、师昌绪、朱光亚、潘家铮、钱正英、钟南山、徐匡迪、彭士禄八位工程科技专家获此殊荣。如今,宁波籍院士朱高峰成为第九位获奖者。
朱高峰是我国通信技术与管理专家,祖籍宁波镇海。他曾主持完成了中国第一个晶体管60路载波系统工程,负责总体设计的中同轴电缆4380路载波通信系统,打破了国际上对我国的通信技术封锁,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此外,他还在全国长途自动电话网构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虽然已经88岁高龄,但朱高峰依然紧密关注着前沿领域科技创新和我国产业发展动态。谈及产业创新,朱高峰表示:“要以企业为主体,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让企业来评估产品能否生产、盈利,让科研院所来提供技术指导,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创新链。”
在人才培养上,朱高峰也强调实用性。他认为,校企合作要平衡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关系。让企业参与学生培养方案的制定,有的放矢地培养实际所需的学生,才能让企业有所得,学生有所获。
截至目前,宁波籍两院院士已达122人,遍布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所15个学部。路甬祥、倪光南、包为民等知名院士均为宁波人。
本次光华工程科技奖相关活动走进宁波,产业和科研对接,也是重要一环。其间,光华工程科技奖走进国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院士企业行、校园行等活动将相继举行。
“企业下一步的研发推进,要更加注重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企业现阶段特别要注意实现标准化和有效数据支撑”……11月30日下午,光华工程科技奖走进国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活动中,院士集体来到路宝集团,面对面为企业开展技术咨询指导。
当下,宁波正充分发挥“院士之乡”资源优势,着力挖掘宁波科学文化禀赋,大手笔布局科技创新“栽树工程”,构建“高端学术链+顶尖人才链+科技创新链+先进产业链”的产教融合、协同共享新模式,加快引进高端智力为产业发展所用。
截至目前,宁波累计建设院士工作站200多家,“院士到访率”连续三年排名浙江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