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银行  -> 正文

源头活水汩汩来争当生态资优生

——揭秘丽水水资源生态价值转化金融密码
2023年12月05日 09:27:34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通讯员 梅继承 吴沁沁 记者 赵琦

  八百里瓯江水,流珠溅玉。“中国生态第一市”丽水,是六江之源,水资源总量居全省第一。

  作为水生态“资优生”,金融赋能水资源生态价值转化成为丽水近年来努力创新的方向。自获批开展全国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以来,丽水用好金融赋能“山”的价值经验,探索解开“水”的金融密码。目前,当地以“取水贷”撬动的“水资源生态价值转化”已授信300亿元,发放88亿元。

  以“水”为引

  “取水贷”破解融资难题

  丽水地处浙南丘陵,丰沛的水能资源和较大的地势落差为发展水利发电提供了优质条件,共有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82万千瓦,占浙江省的40%;其中,797座小水电站,资产估值超400亿元。

  巨大的水资源价值背后,却面临缺乏稳定资金的困难。近6年银行累计贷款与资产比不足11%。“设备老化、机组效率较低,水资源难以充分利用,缺乏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大部分小水电站股东多、股权复杂,缺少不动产权证书,难以确权进行质押融资。”人民银行丽水市分行货币信贷管理科副科长金晓芳介绍。

  为破解这一难题,人民银行丽水市分行联合当地水利局部门,创新采用“取水权质押+双边登记”融资模式,从供给侧发力,指导金融机构根据水利大数据平台和自身授信方案评估取水权价值,县级以上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对取水权进行确权备案登记并明确处置方式,通过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办理取水权贷款质押登记,有效保障取水权的法律效力。

  “目前,丽水市水电年均发电收益近40亿元,信贷额度确定为发电收益的7倍,可授信额度约280亿元。”金晓芳告诉记者,整个闭环中,需要部门间的合力,水利部门对“取水权”进行质押登记,以核定的年取水量,换算出理论可发电量、发电收入。

  今年3月10日,丽水举行了全市“水经济”金融创新启航暨首批“取水权”质押贷款发放仪式,正式推出以取水许可证作为质押品的“取水贷”金融产品,莲都、青田、景宁的5家水电企业获得农商银行、浙商银行发放的“取水贷”4485万元,标志着全市802座水电站都可以利用取水权证质押贷款。

  以“水”为基

  打通水资源价值转化路径

  从“取水贷”破解小水电融资难题入手,丽水市“取水贷”已延伸至水库、供水、灌区等取水项目。如云和县雾溪畲族乡的雾溪水库,正源源不断地把优质饮用水输送到千家万户。

  雾溪水库是一座以供水、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生态养殖、生态供水等功能的水库,是云和县城唯一供水水源,担负着县城及周边农村近10万人口的供水重任。

  “经过多年运营、使用,水库的溢洪道狭窄、供水管网陈旧、设备落后导致产能低下等问题日渐凸显。”云和县农旅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建设管理部副主任马广杰介绍,今年5月19日,工商银行云和支行投放了4.8亿元用于雾溪水库水资源综合提升利用的项目贷款。经过改造,雾溪水库设备得到更新升级,供水管网进一步优化,大大提高了用水使用效率。

  松阴溪潺潺流水,千百年来浸润着开阔平坦的松古平原,也让这里成为重要粮食生产功能区。其中的江南灌区多为明渠供水,一直以来灌区渠系建筑物年久失修、配套设施不完备等问题,影响着区域内农业生产活动。为改变这一现状,在人民银行丽水市分行指导下,松阳农商银行根据企业许可年取水量等数据对江南灌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仅用3天就完成项目授信。今年7月3日,松阳县水发公司获得3000万元授信额度,用于支持江南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助力灌区现代化建设。

  以“水”为媒

  产业融合巧取源头活水

  杭州亚运会期间,一瓶“丽水山泉”被选为西子国宴用水;亚运会闭幕式当天,“丽水山泉”再次亮相重大外交活动。“丽水山泉”的取水地——龙泉市查田镇青坑底村,毗邻“中国长寿之村”仙仁村(百岁老人所占比例为国际标准的36倍)。

  在丽水山泉的龙泉生产基地,三条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线高速运转,一瓶瓶丽水山泉鱼贯而出,整装待发至全国各地。生产基地技术人员介绍,丽水山泉水源取自元古宙年代基岩、地下150米深井,每天出水量可达2500吨,经世界权威检测机构检测,偏硅酸30~60毫克/升,且富含锌、硒、锶、锂等多种稀有矿物质,耗氧量指标仅为0.33毫克/升,是全国少见的优质天然矿泉水水源。

  丽水市属国企城投集团注册成立万物生长水业公司,上线年产10万吨“丽水山泉”矿泉水生产线项目。建设银行丽水分行及时提供信贷支持1.4亿元。在充足资金支持下,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生产线快速投产,销售网络从省内向省外延伸。

  在丽水,丰富的水资源也成了百姓“致富泉”,一个个水旅融合项目应运而生。云和县长汀沙滩就是其中之一。

  这里本是一个贫困村,外出只能靠船,像是被世界遗忘的角落,年轻人背井离乡,在外务工创业。一个“山里看海”的金点子,为长汀带来了重生。云和农商银行积极对接,先后支持了900多万元的低息贷款,助力长汀水经济发展。

  现在的长汀,阳光、蓝天、沙滩、棕榈、碧波、苍山、古道、白墙、黛瓦……一派休闲时尚、古朴静谧,游人如织却秩序井然的景象,开业期间仅3天时间,单景区门票一项就为长汀带来超过17万元的收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长汀发挥自身优势,走出了一条水旅融合的新路子。

  

[编辑: 王航飞]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40003 | 浙ICP备2024107310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