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科普知识  -> 正文

当“小黄人”分拣师遇上00后极客

一场探秘现代智能仓储系统的科技实践之旅
2025年05月16日 10:35:11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肖品 卢锐

  5月15日,杭州市临平科技馆“科探出发了”第40期研学活动走进浙江立镖机器人有限公司。49名来自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计算机网络安全专业的高二学生,以"人机智拣争霸"为主题,开启了一场深度探秘现代智能仓储系统的科技实践之旅。

  智能仓储可视化

  在立镖机器人智能仓储展厅和实验室,企业工程师徐鑫淳、王超结合智能仓储模型,以实际运作场景为案例,向学生完整展示订单生成、机器人分拣、运输路径优化到包裹出库等智能仓储系统全流程,学生们目睹了算法如何指挥数百台“小黄人”完成协同避障与效率跃升。有学生惊叹:“原来每个包裹都在经历一场精密计算的时空旅行!”

  拆解“小黄人”的科技基因

  在分拣工作区域,同学们亲身体验分拣工作,并近距离观察小黄人分拣的场景。

  只见一个个小巧灵活的“小黄人”机器人在桌面平台上快速穿梭,它们凭借精准的定位系统和高效的算法,迅速而准确地将货物分拣到指定位置。随后工程师化身“机器人医生”,将“小黄人”逐层拆解,顶部条码阅读器能识别快递单条形码,底部磁导航模块每秒刷新200次定位数据。“这些传感器就像机器人的神经末梢,让它们比人类更懂协作的艺术。”工程师的比喻让抽象技术瞬间具象。

  从课堂到应用的技术穿越

  技术课堂上,传感器知识通过“自动浇灌系统”“运动手环”“智能窗帘”等生活案例生动展开。基于对传统商超的实地调研,针对商超体验核心痛点问题如“库存盘点滞后”“顾客动线混乱”“商品损耗监控”等,企业工程师陈振林对学生的智能改造方案进行专业点评。

  有学生提出将RFID芯片嵌入商品包装,结合温湿度传感网络监控冷链货物,并用AI视觉分析优化货架布局;也有学生将传统商超动线与智能仓储结合,提出“顾客热力图+机器人补货”联动方案,提升货架补货效率。更令人惊喜的是,学生提出了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防数据篡改的智能管理系统的想法。

  产教融合的“化学反应”

  这场研学活动不仅让技术走出实验室,更让教育回归产业本质。当“小黄人”在桌面平台上划出银色轨迹,学生们的收获不仅仅是技术参数和知识,更是对未来职业的想象,正如一位学生所说:“以前觉得算法是冷冰的代码,现在发现它能守护每份快递的温度。”当“小黄人”与00后的相遇,碰撞出的不仅是科技火花,更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跃迁的人才密码。

  临平科技馆“科探出发了”自2024年创新产教融合模式,通过“课堂进企业、实验室变课堂”双向互动,推动职业教育从“技能培训”向“思维赋能”升级,以真实产业问题驱动学生向“技术革新者”转型。未来将持续深化实践,构建产教协同生态,为职教人才注入创新基因。

  通讯员 肖品 卢锐

[编辑: 王姝]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40003 | 浙ICP备2024107310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