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银行  -> 正文

普及金融知识 让服务更有温度

2025年07月01日 09:44:00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本报记者 徐慧敏   通讯员 徐梦茜 黄张苗 谢尚聘 满冰婷

  刚刚过去的6月,是全国统一的“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从繁华商圈到偏远村落,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宣传标语、警示案例、科普视频遍布城乡各个角落,在各地形成了浓厚的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氛围。

  按照宣传月活动的统一部署,浙江金融监管局及各分局、支局联动地方防非牵头部门,积极组织动员辖内金融机构聚焦为民办实事举措、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和电信诈骗、行业诚信建设等重点内容,结合自身优势、群众需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有针对性的金融教育宣传活动,融合浓郁地方味道的教育作品,热气腾腾的宣教场景,用亲切平实的语言,把金融知识讲给百姓听,守护广大消费者的财产安全。

  深耕驿站阵地“微宣传”

  今年6月,根据银行业协会《关于开展2025年度“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的通知》要求,工商银行温州分行积极响应工总行及浙江省银行业协会号召,以“保障客户权益,乐享安心生活”为宗旨,精心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活动伊始,工行温州分行辖内各网点迅速行动起来,充分发挥“工行驿站”的主阵地作用,利用客户等候时间开展“微沙龙”,精心营造浓厚宣传氛围。该行不仅在公众教育区显著位置摆放涵盖个人信息保护、防范电信诈骗、识别非法集资等主题的丰富宣传折页,还利用LED屏、落地屏幕滚动播放通俗易懂的宣传标语和警示教育视频。工作人员巧妙利用客户等候时间,用接地气的“家常话”,深入浅出地将专业金融知识转化为实用的风险防范技巧,让金融知识普及融入日常服务。

  在工行温州城西支行,工作人员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和生动有趣的讲解,向到店客户普及人民币图样知识、反假小知识以及反诈宣传等内容,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在工行温州鹿城支行,大堂经理则利用客户等候的间隙,组织开展了微沙龙宣讲,针对近期高发的诈骗类型进行重点提示,解答客户疑问,有效提升了客户的金融安全意识;而工行温州瑞安支行则用亲切的“家常话”开展“方言大讲堂”,深入浅出、声情并茂地讲解专业金融知识,让金融知识的宣教更接地气。

  社区居民和农村银龄群体是金融宣教的重点人群。工行温州分行各网点联合金融监管部门、社区等机构,开展金融宣教“海岛大篷车”等活动,利用社区和农村的集会活动,在人流较大的场地设置宣传点,拉起宣传横幅,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据统计,过去的一个月里,工行温州分行共开展各类宣教活动超过数百场次,线上线下触达消费者超过数十万人次。“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虽已落幕,工行温州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将继续深化金融知识普及长效机制,聚焦重点人群、重点领域、重点区域,以更精准的内容、更创新的形式、更广泛的覆盖,守护百姓“钱袋子”。

  架设云端知识“传送带”

  一直以来,浙江金融监管局开展常态化、场景化、通俗化、网格化的“做金融明白人”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帮助金融消费者增强理性投资意识和防诈防骗能力,切实增强消费者在金融活动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突破时空限制,扩大宣教覆盖面,农行温州分行积极拓展线上融媒宣传阵地。农行瑞安支行持续开展“农行金融下午茶”电台特别节目,通过FM91.0电台直播,由该行工作人员与主持人以轻松访谈形式,聚焦“一老一少”防诈热点分析案例并普及实用应对技巧。同时,各支行结合当地“温度新闻”、新浪新闻、微信朋友圈等新媒体平台,由农行温州分行统一组织开展图文、短视频等通俗易懂的线上内容,及时传递最新金融风险提示与实用知识,让市民在指尖滑动间就能便捷获取金融资讯,让金融知识触达更广泛人群。

  在平阳县水深养老院里,农行宣传员用方言耐心讲解;在温州大学城,学生们观看情景模拟讨论如何识破“刷单诈骗”;在洞头渔港码头边的渔船上,农行工作人员踏上甲板向渔民介绍非法集资套路……本次金融知识宣教活动形式多样、内容扎实,获得市民的点赞和好评,正如洞头渔港码头的渔民感慨,“我们平时都在海上作业,对这些诈骗手段了解不多,你们的宣传真是太及时了。”

  记者了解到,在温州金融监管分局和各县支局的支持下,农行温州分行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保障客户权益,乐享安心生活”2025年度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和“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活动,行长带头抓消保、讲消保,积极落实金融知识宣传主体责任,将金融知识精准送达千家万户,累计触达消费者超120万人次。

  聚焦不同群体的需求与特点,农行温州分行精心设计差异化宣教方案,实现金融知识深入人心。如面向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生群体,农行瓯海支行深入温州大学城,结合高发的“校园贷”“刷单诈骗”案例定制内容,通过情景模拟和有奖问答等互动形式,引导学生安装反诈App,提升风险意识,同时支行还与校方达成合作,在校园设立常态化宣传点,放置网点联系牌,持续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农行苍南支行则将课堂搬进县法院,围绕“电信诈骗关联金融风险”“虚假诉讼骗贷”等专业议题,结合真实案例与法官干警研讨风险识别与防范策略,向他们普及如何帮助亲友防范“冒充公检法”骗局。

  守护童心护航成长

  为深入践行金融为民理念,切实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根据浙江金融监管局的统一部署,浙商银行聚焦重点人群与场景,通过“进校园、进社区、线上线下齐发力”等多元化形式,将金融知识送至百姓身边,守护群众财产安全。

  生活在数字化时代,孩子们很少能接触到现金,更不知道钱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为进一步提升小学生金融素养,树立正确金钱观,提高识骗防骗能力,浙商银行温州分行开展一系列“小小银行家”活动。这种“金融+教育”的创新模式,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区”的辐射效应。

  上个月,浙商银行温州鹿城支行联合花柳塘社区开展别开生面的金融知识科普活动,银行工作人员以《钱币的由来》开篇,分别从钱的故事、认识人民币、课堂互动小游戏三个方面,讲述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换讲到现代数字支付,通过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引导小学生区分“需要的东西”和“想要的东西”,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鼓励他们学会合理管理自己的零花钱和压岁钱,努力成为合格的“小小银行家”。银行工作人员精心设计“防骗识骗”趣味游戏,让小学生在轻松愉悦氛围中提高安全防范能力,筑牢儿童金融安全防线。无独有偶,浙商银行温州龙港支行走进潜龙学校,开展校园反诈金融教育活动,银行工作人员向学生们阐释了诈骗的基本含义,并重点介绍了追星类诈骗、游戏交易类诈骗以及红包返利类诈骗等常见诈骗类型,通过分享真实案例,提醒他们保持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浙商银行的阿姨姐姐们不仅送给我们生活用品,还能教我们很多书本中没有的金融知识。”孩子们的肯定,成为浙银人普及金融知识的动力。浙商银行温州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近5年来,该分行的“小小银行家”系列活动覆盖小学生500余人次,带动300余户家庭参与金融知识学习。

  浙商银行温州分行以“做金融明白人”为目标,周密部署了一系列教育宣传活动,组建的青年党员金融风险防范宣讲队深入基层,将金融知识送到群众身边,有效提升了公众的防范诈骗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下一步,浙商银行温州分行将继续秉承为民初心,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不断创新金融宣教方式,为构建和谐健康的金融环境贡献力量。

[编辑: 杨柳树]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40003 | 浙ICP备2024107310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