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论坛新帖  -> 正文

专家发声 | 张修平:释放消费金融活力,助力消费市场蓬勃发展

2025年06月24日 09:12:00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张修平

  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的工作部署,2025年3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浙江金融监管局及时传达落实《通知》具体要求,指导督促辖内各金融机构结合实际,抓好政策细化落实,更好满足消费领域金融需求,助力提振消费。该《通知》的印发,充分体现了金融监管部门以释放消费金融活力为重要抓手,助力消费市场蓬勃发展的政策导向,有助于推动金融更好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兼顾供需,精准滴灌重点领域。《通知》明确,鼓励定制金融产品,服务数字、绿色和智能等新型消费场景,满足居民个性化、多样化金融需求;推动消费金融资源向新市民、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倾斜,优化县域市场消费金融供给;探索开展农户消费经营综合贷款;加大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健康养老等消费服务行业的信贷投放,支持消费供给主体健康发展。通过兼顾需求与供给,统筹加大对居民消费需求与消费供给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对于重点领域实施精准滴灌,有助于引导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培育新型消费业态,支持民生消费,稳定消费供给端。

  二是适度优惠,有效激活消费潜力。《通知》明确提高个人消费贷款额度和延长个人消费贷款期限。商业银行可根据客户还款能力和风险情况,实施差异化授信;针对有长期消费需求的客户,延长个人消费贷款期限。适度提升个人消费贷款产品的额度并延长个人消费贷款期限,能够有效增强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和购买力,特别是对于满足大额、长期的消费需求具有显著成效,进而增强消费市场活跃度。

  三是提升效率,优化消费金融管理。《通知》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合理设置消费贷款额度、期限、利率,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个人消费贷款尽职免责要求;在有效核实身份、风险可控前提下,探索开展线上开立和激活信用卡业务。通过强化消费金融政策引导,丰富消费金融产品供给,优化消费金融经营模式,从而实现消费金融增量扩面;通过完善个人消费贷尽职免责要求,发挥激励约束机制作用,提振和保护基层一线员工展业积极性,有助于破解“不敢贷、不愿贷”等问题;通过加大数字化赋能,降低金融机构管理和服务成本,提升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有效激发居民消费潜力。

  四是保护权益,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规范消费贷款合同条款,明示最终综合融资成本;用好金融产品查询平台和金融消费者保护服务平台,便利消费者查询使用;推进消费场景支付便利化,满足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支付服务需求;完善金融消费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妥善解决消费金融纠纷;加大对扰乱市场秩序、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等行为的联合惩处和打击力度。通过营造诚信、便利、安全、透明、放心的消费金融环境,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提升消费者对金融服务满意度。

  浙江省义乌市是世界小商品之都,商贸活力旺盛,消费场景多元,消费群体庞大。2024年,国际商贸城日均客流量达22.4万人次;全市电商交易额达4924亿元,增长11.3%;其中,跨境电商交易额1401亿元,增长15.6%。发展消费金融、提振消费活力,对于推动义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扎根县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义乌农商银行积极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主动调整产品策略,大力发展线上线下消费金融产品,努力为义乌增强消费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提供有效金融支撑。截至2025年5月末,义乌农商银行线下消费贷款余额约10.33亿元,同比增长3.3%,覆盖2982户;线上消费贷款余额约8.31亿元,同比增长13%,覆盖6556户。消费服务行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体育娱乐业)贷款余额437.87亿元,同比增长12.76%。

  作者张修平,管理学(财务学)博士,从事经济金融研究工作7年。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副教授、应用金融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义乌农商银行第四届董事会独立董事。

[编辑: 王姝]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40003 | 浙ICP备2024107310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