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论坛新帖  -> 正文

最后一公里,怎样更通畅

——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详解《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2025年08月07日 11:20:55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全琳珉 张帆

  近日,省交通运输厅、省财政厅、省邮政管理局等7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5项工作任务及15项具体举措,全面推进浙江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推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该方案会对农村地区的快递服务带来哪些利好?记者就此专访了省交通运输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邵宏。

  记者:请您通俗地解释一下,什么是客货邮融合发展?为什么要推进这项工作?

  答:“客货邮”,是指充分利用农村客运、货运、邮政快递开展进村快递物流配送的一种模式。比如村民网购的日用品,可以通过搭乘“村村通”公交,从县城来到村里的服务站,同时,村民收获的农产品、当季水果,也可以通过公交车代运到县城的快递集散中心,再送往全省甚至全国各地。村民不需要像以前一样,再去县城或者镇上寄收快递。

  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主要是为了把农村客运、快递物流资源整合起来,打通进出村的“最初和最后一公里”,让村民取件不跑路、寄件不出村。具体有以下两个重要意义——

  首先,这可以促进消费品下乡,满足农村地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购物已经成为许多村民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但很多乡村地处偏远,收寄快递都不太方便,客观上影响了村民的消费意愿。客货邮打通了快递的“最后一公里”,让更多时尚新颖、价优物美的消费品下沉农村,充分释放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

  其次,可以为农产品上行带来更多可能,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客货邮,可以让农村地区的农产品实现在村封装、坐车、进城,在充分盘活农村基础设施资源的同时,为以往只能自产自销的农产品插上腾飞的翅膀。

  记者:目前,浙江在推进农村客货邮工作上取得了哪些成效?还存在哪些难点堵点?

  答:2021年以来,我省积极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快递进村更便宜更便捷,偏远山区变化尤其明显。

  截至目前,通过客货邮融合模式,偏远地区的进村成本从每件3至5元降至平均1元以下,进村时间从7至15天/次缩短至平均1天/次,件量从原先每天几件增加到几十件。进村快递配送频次提高了3倍,配送成本下降30%以上,网购件量增加3倍以上。

  不过,农村地区资源点多面广、需求分散、季节性强,因此快递物流发展水平不均衡、偏远山区海岛“进村难”“进村慢”“进村贵”等问题短期内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破除堵点,全域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提升农村居民获得感、幸福感。

  记者:通过方案的实施,预计将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提出了哪些重点任务?

  答:我们在方案中提出了两个阶段性目标——

  到2025年,除了能够通过市场化提供快递物流服务的平原地区外,县级行政区要实现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基本覆盖;

  到2027年,除采取“固定+预约”或预约响应式城乡公交出行服务的建制村外,基本实现建制村快递物流服务“县到村一日达”全覆盖,农村地区快递物流成本明显下降,进出村频次、快件量和助农增收明显增长。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我们从五个方面提出了15项重点任务。

  一是实现农村客货邮服务基本覆盖,包括推动农村物流共同(合作)配送服务基本覆盖、推进镇村站点服务基本覆盖和拓展多样化的通村运输线路三项任务。

  二是畅通农村客货邮上行服务渠道,包括发展邮件快件出村寄件服务、发展客货邮出村线路和深化“客货邮+”产业联动三项任务。

  三是创新农村客货邮改革举措,包括完善农村快递市场评价机制、优化客货邮信息共享机制和探索客货邮从业人员兼职机制三项任务。

  四是规范农村客货邮运营服务管理,包括提高运营服务质量、推广先进技术装备与车型和加强规范作业安全管理三项任务。

  五是强化农村客货邮发展保障,包括充分争取资金支持、健全长效发展机制和加强服务品牌培育三项任务。

  记者:目前老百姓对出村寄件的需求逐渐增加,方案对未来农村地区出村寄件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出村寄件是未来我们要重点突破的客货邮主要赢利点,方案将“畅通农村客货邮上行服务渠道”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提出了以下举措。

  首先是发展邮件快件的出村寄件服务。支持客货邮运营主体申请快递经营资质,这样末端网点就可以进行统一管理、规范开展寄件服务。鼓励在需求量大的镇村站点设置自助寄件设备等,提供寄件服务。

  其次是发展客货邮模式的出村线路。建立健全客货邮各主体的协作机制,推动客货邮上行渠道与全国快递物流干线网络衔接。开展县域内出村运输服务,利用客货邮运输通道,探索发展县域内村际或“村到县”“村到乡”的客货邮线路,满足县域内快件货物运输需求。发展特色农产品出村线路,积极开通农渔产品专线、源头冷链专线、季节专线等特色客货邮线路,发展“一品一线路”,满足定制运输服务需求。

  最后还要深化“客货邮+”产业联动,助推农村特色产业培育。深化“百链千亿”行动,加强“一镇一品”“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引导发展“客货邮+”农业、电商、旅游等产业,助力乡村“土特产”全产业链培育。鼓励与县城商贸综合体、乡镇商贸综合体、村级便利店等加强合作,与重要农产品产地市场、集散地和销地市场建立农产品产销对接体系,实现产销运一体化服务。

  

  

[编辑: 陈路漫]
(本文来源:浙江日报)
  • 科技金融时报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40003 | 浙ICP备2024107310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