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用水紧张,但潜在咸水资源丰富。如何开发咸水资源解决农业灌溉难题,成为学界重点攻关方向。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农科院资环所”)研究员冯棣团队取得突破:在西瓜转熟期采用矿化度不高于6.6克/升的咸水灌溉小型西瓜,不仅能保证产量、品质,还可节约淡水超20%,有望为无土栽培中的咸水资源应用提供新思路。相关论文近期发表于《农业水管理》。
新疆农科院资环所科研团队以大棚小型西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为期2年的大棚无土栽培试验。研究团队在小型西瓜转熟期设置了7组不同矿化度的咸水进行灌水处理。结果表明:使用矿化度为0.6—6.6克/升的咸水灌溉,虽使西瓜维生素C和硝酸盐含量略微降低,但对可溶性糖及可溶性固形物影响较小,未显著影响西瓜生长指标与产量。进一步研究发现,小型西瓜通过根茎叶系统对离子的层级调控以及有毒离子排斥、渗透调节等策略,形成了适应盐胁迫的生理机制。
“在技术推广中需注意,每次西瓜收获后需更换基质以避免连作障碍,废弃基质可经堆肥、发酵等处理后回用或改良土壤。”冯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