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质生产力赛道上,温州又一次走在了前列。”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评价道。作为全国首个设立人工智能局的城市,温州的探索已引发连锁反应——通过数据要素合作“百城行动”联盟,其AI治理经验正输出至河北秦皇岛、山东菏泽等35个城市,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温州经验”。
从“温州模式”到“AI先行”,温州始终保持着改革锐气,努力实现“在温州看见创新中国”。“成立人工智能局,不是形式上的机构叠加,而是城市未来发展战略赋予我们的新使命。”温州市数据局局长孙祥光表示,温州市人工智能局将统筹推进算力、语料、算法等相关基础设施布局建设,牵头推进全市“人工智能+行动”,以及开展人工智能领域企业、人才引育服务等,到2027年底建成千亿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打造10个以上行业垂类大模型、100个以上具有示范效应的创新应用场景(产品),实现温州人工智能产业能级新跃升。
人工智能作为数据、算力等新兴产业的集中体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力量。国内专业的数据智能服务商——每日互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方毅说:“AI的每一次进化离不开高质量数据的‘喂养’,但现实中大量高价值数据仍散落于不同企业、机构或系统中。这导致AI企业或因安全顾虑不敢用,或因成本高用不起,成为制约AI产业化、规模化的瓶颈。”
因此,近年来,温州依托“中国(温州)数安港”建设,落实国家卫健委等12个国家部委垂类数据实验室,揭牌落地16个高能级平台和实验室,归集超900亿条公共数据,并率先探索“原始数据不流转,价值高效流转”模式,这为人工智能模型的高质量训练提供丰富、合规的要素支撑。日前,温州市发布《温州市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先行市的若干政策举措(征求意见稿)》,拟推出包括全球顶尖人才可享受“一人一策”最高1亿元综合支持等在内的12项措施,推动温州打造全省乃至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先行市。
浙江志在打造全球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今年4月,浙江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到2030年,全省规模以上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超1.2万亿元。
本报记者 陈路漫 胡丹亚 徐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