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要闻  -> 正文

GDP增长5.8%,投资、出口双位数增长!金华金东区经济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2025年11月14日 16:33:33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苏宣萌 项向

  三季度是全年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经济走势如何颇受关注。

  11月13日,记者从金华市金东区前三季度经济媒体吹风会上获悉:前三季度,金东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5.12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3.8%、15.3%、14.4%、5.7%。

  在冲刺“十四五”收官、“十五五”新征程即将开启的关键时刻,金东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用“稳中有进、向新向好”解读了前三季度金东区经济形势和运行特点。其中,“速度向稳”“结构向新”“量质齐增”三个关键词尤为亮眼,成为洞察金东经济发展走势的关键。

  关键词:速度向稳

  “稳”是今年经济的主基调,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5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今年以来,面对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和国内产业转型调整的阵痛和挑战,金东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坚定不移攻坚平台项目产业“三大突破”,有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主要体现在产业稳、需求稳、基础稳。工业经济稳步向好,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7.23%,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制造业投资增速、工业技改投资增速均列全市第1位;建筑业保持平稳运行,全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9.5亿元,同比增长2.7%。

  从“三驾马车”来看,消费规模持续扩大,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7.79亿元,同比增长5.7%;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量同比增长15.3%;外贸外资量质双升,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4.4%,增速排名全市第2;进口总额80.43亿元,排名全市第2。

  经济运行环境稳定向好的同时,财政金融支撑有力。全区财政收入同比增长6.7%,增幅居全市第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税收收入同比增长6.3%;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1.4%。货物运输畅通活跃,邮政业务和公路客货运总周转量增速稳步提升,全区工业用电量增长8.15%。

  透过数据看发展,透过发展看经济。以上数据充分表明,今年以来,随着各项稳增长举措加快落地见效金东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在持续增强,为接下来全年经济预期增长目标提供支撑,也将为“十五五”经济平稳开局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结构向新

  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立足点。今年以来,金东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推动产业结构向新向好。

  在优化产业生态方面,金东区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发展新能源及其上下游全产业链、信创及视频类硬件、高端装备制造三大新兴产业,电动工具、智能家居、品质美妆三大特色产业。其中,新能源及其上下游全产业链、高端装备制造、品质美妆三大产业,分别增长44.29%、20.52%、5.86%,成为全区工业增长的重要支撑。

  新质生产力持续涌现。前三季度,全区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5.6%、15.3%、14.7%、4.5%,增速均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6%,制造业高端化进程不断推进。

  企业持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今年新增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当年新增数均列全市第一。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21家;新增省级绿色(低碳)工厂2家、市级节水型企业2家、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企业4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塔尖”“小巨人”企业牵引、“腰部”专精特新企业支撑、“基座”创新型企业打基础的金字塔式培育体系。

  关键词:量质齐增

  在冲刺“十四五”收官的关键节点,奋力跑好全年经济“最后一棒”,既要看“体量”,更要看“体质”。

  作为全市“港”“廊”“链”的主战场,长期以来,金东区坚定不移攻坚平台项目产业“三大突破”,在产业结构持续向新向好的同时,大抓项目、建强平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实动力,绘就一幅量质齐升的经济图景。

  重点项目是“压舱石”。金东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发展理念,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精准扩大有效投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零跑配套产业园、金义站南广场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金漪湖未来科技产业园等新建项目全面开工。16个省“千项万亿”项目开工率100%,年度投资完成率119.65%,全市第3。新招引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9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1个。

  平台能级持续跃升。自贸试验区金义片区、金漪湖科技创新策源地、华东国际联运新城三大核心平台动能澎湃,胡思零碳产业园、江岭高新智造区、东孝贸创区、东湄科学城四大特色平台蝶变突破,形成“七星拱月式”平台发展矩阵。其中,金漪湖科创策源地培育积存、龙芯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凯富博科、菲亚伏电子等高新技术企业8家。华东国际联运新城开行金华南-温州港近洋航线CCA“一单制”班列,开通全国首趟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班列,高铁快运时效提升60%以上。

  外贸出口同样表现活跃。前三季度,金东区实现货物贸易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4.4%,增速居全市第2。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东盟出口分别增长58.8%和137%,外贸韧性持续显现。

  对外开放活力迸发。前三季度,浙江中欧班列(义新欧)共开行班列2427列,共发197662箱,同比增长17.9%。金义综保区落地运营项目18个,重大项目内外贸一体化展示展销中心建设快速推进,将打造集聚万客缘、1688选品中心、直播基地、各县(市、区)优质品牌店等一体化新型消费场景。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成果突出,新增制度创新成果8项,其中入选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1项。

  通讯员 苏宣萌 项向

[编辑: 王姝]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40003 | 浙ICP备2024107310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