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银行  -> 正文

对银行理财亏损当“见怪不怪”

2020年06月19日 08:50:54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李庚南

  □李庚南

  作为普通百姓,手头闲置的资金该如何安放?这是我们无可回避的问题。对于追求资金安全、风险偏好低的人而言,银行理财无疑是不二的选择。

  然而,这种安全的边界正在不断被打破,前些日的银行理财产品亏损现象则使问题更加明面化。据多家媒体报道,工商银行(工银理财)、建信理财、中信理财等机构发行的20余只银行理财产品的最新份额净值低于1,其中绝大多数为刚成立不久的固收类理财。如招商银行代销招银理财的一款名为“代销季季开1号”的理财产品近1月年化收益率为-4.42%,其净值也跌至0.9997。

  有人惊呼,这是“百年不遇”的怪事,是年度爆出的又一“黑天鹅”事件。但理性分析,与其说是“黑天鹅”不如说是“灰犀牛”。

  这种警示实际上在2年前就已发出!2018年4月央行等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即资管新规)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估值方式应当从摊余成本法转向净值化管理(即按市值管理),净值生成应当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及时反映基础金融资产的收益和风险;明确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打破刚性兑付。

  随后出台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强调银行理财要规范产品运作,实行净值化管理。要求商业银行应当在每个开放日结束后2日内,披露开放式公募理财产品在开放日的份额净值、份额累计净值、认购价格和赎回价格,在定期报告中披露开放式公募理财产品在季度、半年和年度最后一个市场交易日的份额净值、份额累计净值和资产净值。

  净值化管理的推行实际上已向投资人传递了一个明晰的信号——银行理财产品可能会出现净值小于1(亏损)的情况。

  诚然,恰如人们对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安全性的认识(国家背书),投资人对银行理财也天然有一种信任感、安全感(银行背书)。实际上,这种信任是基于以往客观存在的“刚性兑付”。而且,从银行端看,理财产品是在中国逐步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面对余额宝类互联网理财冲击,留住存款、吸收存款的利器。

  按说,投资收益越高,风险也越高的道理大多数投资人都懂。不懂的是,银行何以变化得如此快?银行对有限的、稀缺的存款资源的看重,无形中强化了投资人对银行理财安全性的惯性思维:银行理财产品亏损了,出于对群体性事件的顾忌和维护自身企业形象的考量,银行终究会“刚性兑付”的。

  然而,这一回投资者可能错了!毕竟监管部门规范资管业务、推进净值化管理、打破“刚性兑付”的决心日益坚定,而且对于金融机构设定了明确的“刚性兑付”监管红线,“资管新规”已不再是“纸老虎了”!

  必须清醒的是,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低风险理财产品也会有风险兑现的时候。作为投资人,不仅要有合理的预期,更要有理性的担当。

[编辑: 王姝]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17371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70005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