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要闻  -> 正文

“三味”基地见精神

推进弘扬科学家精神具体化可视化人格化实效化
2021年07月13日 17:09:39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

  

  5月24日,在2021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浙江省暨杭州市主场活动上,中国科协首批“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授牌暨“打造科学家群落、弘扬科学家精神”启动仪式同步举行,充满“红船味”“浙江味”“科技味”,以钱学森、竺可桢、严济慈、苏步青、谈家桢、屠呦呦6位科学家的故居(旧居)、纪念馆为基础的中国科协首批“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与公众正式见面。

  回望百年征程,一部波澜壮阔的党史,也是一部我国科技事业的赶超进步史,生动呈现了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这个过程汇总,广大浙江籍科学家发挥专长,深耕专业,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留下了很多感人事迹,像钱学森冲破层层阻碍毅然回国报效,竺可桢带领浙大完成2500多公里西迁壮举,屠呦呦历经数百次失败后成功发现青蒿素,成为中国医学领域首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等等。这些都充分彰显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国家大事、千万尽力”的报国之心,“只问是非、不计得失”的求索之心,“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之心,“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奋进之心,是我们必须努力传承、大力弘扬的宝贵财富。与此同时,浙江尊师重教,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籍“两院院士”有400余位,依托这些著名科学家保留和建设了一批故居(旧居)、纪念馆、展示馆,成为天然的科学家精神弘扬基地。

  

杭州钱学森学校小学生合唱文献纪录片《钱学森》主题曲
  

  在授牌现场,钱学森之子钱永刚在接受采访时回忆,小时候父亲很忙,对孩子便比较“宽容”。每次老师要求家长在成绩单上签字,他拿去找母亲签,母亲蒋英便会头也不抬地说:“找你爸去!”为的是让父亲了解他的学习情况。而钱学森一般待在书房,看到他的成绩单便颔首:“哦,两个4分啊,不错不错!”大笔一挥签上名字。几十年后他去朋友家做客,看到朋友的孩子考了95分还被妈妈严厉批评,他便劝解道:“95分很好啦,不是每个小孩都是钱学森!”这一番发言引得全场大笑。

  钱永刚表示,科学家精神培育离不开教育,应当讲好老一辈科学家的故事,用老一辈科学家成功的人生来感染、教育后代。

  浙江省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推进弘扬科学家精神具体化、可视化、人格化和实效化,在全社会特别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中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浙江省科协在中国科协的有力指导下,紧密结合浙江实际,发挥浙江优势,决定开展“打造科学家群落,弘扬科学家精神”行动,着力体现“红船味”“浙江味”“科技味”,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积累浙江经验、提供浙江样本。

  经报中国科协批准同意,浙江省首批遴选钱学森、竺可桢、苏步青、严济慈、屠呦呦、谈家桢等6位科学家的故居(旧居)、纪念馆作为中国科协“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开展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试点工作。

  “一方面,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组织和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学生走进基地,设身处地体验科学家学习生活环境,聆听他们成长成才的感人故事;身临其境学习他们的典型事例,传承他们的优良学风作风,让弘扬科学家精神‘见人见物见事见精神’;另一方面,鼓励各基地结合各自实际,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方式方法、工作途径、实现路径,创新形成科学家精神基地建设的管理规范、工作规范、行为规范,组织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联盟,为全国积累浙江经验、提供浙江样本。”浙江省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

  浙江还根据科协数字化的总体部署,着手建设浙江科协网上会史馆,用数字化手段展现科协的发展史,突出浙江是革命红船起航地的独特优势,以“红船精神”为引领,以党对科协工作关心关怀和重视、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奋力拼搏、勇攀高峰为主线,全面展示红船起航地科协组织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的奋斗历程,充分展现科协组织及广大科技工作者与中国共产党同呼吸、共命运的光辉史实。

  据了解,会史馆分为三大部分:一是一只小船诞生一个大党,二是党领导下的浙江科协奋斗史,三是(浙江)科学家精神展示馆。

  此外,为助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经友好协商,浙江省科协与杭州市西湖区拟签订共建云谷人才公园全面战略性合作框架协议,由浙江省科协指导,在西湖区云谷人才公园建设科学家精神展示馆,全面展示科学家精神和院士文化,重点展示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人才科技工作的指示、浙江省人才科技工作成就,以及钱学森等浙江籍科学巨匠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意识,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浙江省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浙江还将全力推进科技文化强省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行动计划(2020-2025年)》,全面推进科学文化繁荣、科学文化普惠、科学文化引领、科学文化融合等四项重点工程;启动“馆校结合”“银龄跨越数字鸿沟”“领雁先行”“科学家精神巡讲”等八大专项行动计划;探索开展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研究,举办科技文化论坛;坚持挖掘与构建并重、研究与实践并行,组织开展“科技文化”省级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专项研究,使相信科学、尊重科学成为一种文化自觉,努力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和创新生态。

  (记者  李伟民 叶扬)

[编辑: 王琦琦]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17371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70005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