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基金神爱前在投资上秉持专注投资本源的思路,不跟风、不追热点、不太在意市场涨跌,更聚焦于所投公司业绩增长、以及其持续性和稳定性。
市场也给予这样的坚守以奖励。截至2021年6月30日,其管理的平安策略先锋在海通、银河、晨星三大基金评价机构近三年业绩均排名同类第一,平安转型创新在海通近三年同类排名前5%。
2008年,神爱前从厦门大学财政学专业硕士毕业。毕业后,先后在第一创业、民生证券等从事行业研究员,2014年入职平安基金担任高级研究员。2016年7月,正式担任基金经理。
一路走来,神爱前称其投资历程并不平坦,他将自己从业经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2011年到2016年专注研究阶段,他担任过装饰园林、互联网、传媒等行业研究员。因主要聚焦于成长性行业,便形成了偏成长的思维方式。第二个是2016年到2018年投资探索阶段,在这段时间里,他大幅做“加法”,做了大量行业研究和不同行业的投资,期间有很多失败教训,也带来宝贵经验。他舍弃与自己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不契合的行业,将自己能力圈构建在科技、高端制造、大消费等领域。2019年至今,是投资逐渐成熟的第三阶段。这期间,他把此前阶段的经验教训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投资观念:投资要回归本源,不要在意市场风格,不关心行情涨跌,核心关注所投行业以及公司业绩增长。
具体在选股上,神爱前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自上而下分析产业趋势,筛选出值得投资的细分行业赛道,然后,在选出的细分行业中,进行自下而上的个股研究,选择优质个股布局。在研究个股时,主要从产业趋势、竞争格局、商业模式三个维度展开。
以未来一两年维度看,神爱前看好电子、新能源车、光伏等领域的投资机会。
神爱前说,电子行业有很多细分子行业,相互间关联度不高,其中有较多潜在的投资机会。一是基础元器件。目前,基础元器件国产代替的进程在加速,受益于电动化、智能化、IOT创新周期的驱动,未来可能发展迅速;二是消费电子。消费电子产品一直按照产品创新周期投资,从产品创新周期看,有些创新产品在落地,如VR/AR等;三是半导体产业链。半导体开启了一个长期景气上行趋势,乐观说可能在10年以上。“在智能手机出现前,半导体的全球产值大约2000亿美元,智能手机出现后,提升到3000亿美元。现在,电动车、5G、AIOT等行业正在兴起,这些对半导体的拉动比智能手机要大得多。”
新能源车也是神爱前认为中长期发展空间很大的行业。他分析,现在全球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不到10%,未来很可能发展到80%以上。“电池环节壁垒最高,商业模式好,在市场上已经是共识。不过,现在产业链出现了新的变化,未来两年内上游资源将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在其看来,除了锂电产业链,新能源车的其他零部件与材料领域,也有投资机会。
此外,神爱前认为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趋势中,国产车展现出了比国际品牌更快更灵活更有创新的特点,很有可能复制国产智能手机崛起的路径,势必带来相关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谈及光伏领域,神爱前表示,从需求端看,光伏可能会呈现较长时间的增长趋势,关键的扰动来自产业链上下游环节众多的供给端。
另外,神爱前认为,高端酒价格周期可能进入放缓阶段,下半年大消费板块的食品、饮料、医疗领域,可能更容易挖掘一些细分成长机会。
(方丽 李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