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要闻  -> 正文

繁霜尽是心头血 洒向千峰秋叶丹

浙江科技工作者共话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021年12月03日 11:19:24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叶扬 林洁 甘玲 陈旦 路凯歌
浙江省科技人才弘扬科学家精神座谈会现场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这句诗来评价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为祖国和人民作出的重大贡献。在钱学森、竺可桢、苏步青、严济慈、谈家桢、屠呦呦6位浙江籍科学家精神的烛照下,浙江科技工作者们接续奋斗在岗位一线。

  作为本报“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主题报道,本报采访组走访了浙江省科协、科学家旧居(故居)及教育基地、高校院所。接受采访的有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院士、教授学者和学生、科研工作者,也有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工作人员、场馆讲解员,以及从事科技管理的领导和负责人——他们立足自身岗位,共同畅谈了新时代践行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外延与内涵。

  本报记者 叶扬 林洁 甘玲 见习记者 陈旦 通讯员 路凯歌

  让科学家精神“看得见”“摸到门”

浙江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谢志远

  浙江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谢志远提出,弘扬科学家精神要打造一个场景,通过场景来教育广大科技工作者,使科学家精神入心入脑有力量。“这个场景要具备两个条件,首先,要有典型的榜样,通过见人、见事、见物,体现精神,让科学家精神‘看得见’;其次,要有教育的功能,让科学家精神可亲、可感、可传承,在‘看得见’的基础上,能够‘摸到门’,用科学家精神培养时代新人。”

  启示一  科学家精神,见事见物见精神

  这些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充分挖掘事、物资源,用耳熟能详的照片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唤起参观者集体记忆;用生活场景复原等形式进行科学家日常生活、重要活动情景再现。

  通过展示钱学森、竺可桢、苏步青等人的亲笔信、手稿,实物再现其生活场景,将科学家精神形化于载体上,能够反映其当时当境的独特意义和价值,真实还原科学家精神的形成过程,是科学家“响应党的号召,听从祖国召唤,保持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工作、生活中的体现。

  启示二  科学家精神,可亲可感可学习

  这些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将可触、可视,能互动、能体验等新技术充分运用,让参观者沉浸其中,获得更多参与感,深化全方位感受。

  在谈家桢生命教育科学馆中设立以“细胞王国”为主题的科普体验馆、在屠呦呦旧居中设立展示青蒿素研制全过程的专题展,进一步发挥场馆科普教育功能,让更多青少年通过身临其境的参观体验,激发对遗传学、生命科学、医学的兴趣,沿着老一辈科学家的奋斗之路,继续科学探索。让“热爱伟大的中华民族,牢固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思想”成为主题主线。

  启示三 科学家精神,入心入脑有力量

  东阳出了好几位著名科学家,严济慈、潘建伟,年轻一代有陆朝阳、胡海岚。潘建伟院士说,当年选择物理,是受到严济慈先生的影响,他勤奋学习的故事影响了很多东阳学子。

  作为量子科研领域的青年才俊,陆朝阳也曾透露,他高中在东阳中学就读,而他走上量子科研之路,正是受了潘建伟院士的影响。

  正是在这种精神影响下,浙江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红色科学家群落。

  用我的科学知识为国家人民服务

  对于奋斗在科研一线的院士们来说,科学家精神无时无刻不体现在本职工作中。谈及于此,院士们首先提到的是“追求真理,要实事求是作科研”。“我觉得科学家精神就是实事求是,努力去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地进行科学研究。”生殖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荷凤说。“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实事求是去追求真理。”空间结构工程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董石麟也表示,科学家对未知的东西要去探索,这些未知的东西都是在科学上、在功能上是被需要的,是国家急需的。

  董石麟回顾自身科研工作经历时说:“我今年已经八十几近九十岁了,一辈子从事空间结构的学习、教学、研究。我就想让我们国家的空间结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国变成一个强国。”

  “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话。国家培养了我们科学家,那我们科学家就是要为国家作贡献,国家需要我到哪里、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食品安全和茶叶植保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表示,身为科学家要为国家解决困难,就是要用科学知识为老百姓服务,为人民服务,让国家一天天富起来、好起来。

  胜利与喜悦建立在艰苦努力之上

  谈及对科学家精神的理解,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先进制造所研究生代表杨九铜表示,从昔日的“两弹一星”到如今“FAST望远镜”,一系列宏伟的科技工程离不开一代代科学家们的英勇献身,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实现科技的重大突破。杨九铜认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要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勇担科技报国的时代使命。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高分子与复合材料实验室研究员王震带领团队长期以来一直聚焦国家重大任务需求,突破了树脂稳定制备技术,相关产品在国庆阅兵仪式上获得展示。

  “从读研究生开始就一直从事聚酰亚胺的研究,工作期间经历过多次试验失败、项目论证失败、实验着火甚至爆炸,都没有阻挡团队在这个方向的坚持与努力。这份动力正是来源于根植心中的‘科技报国、创新为民’的理想信念。”王震说。

  “我的导师丁孟贤研究员经常告诉我们,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的胜利与喜悦都是建立在长期的艰苦努力和冷板凳之上的。”王震表示,作为“国家队”“国家人”,必须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要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不断提升科技强国、创新为民的使命感和能力本领,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重大任务处副处长马月红认为,从“两弹一星”的辉煌历史看,只有团结起来集中力量才能办成大事。当前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更需要发挥新时期的建制化优势,大力协作创新。作为科技管理工作者,要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坚持创造“第一等工作”的精神,沉下心,扑下身,做全面而深入的调研分析,为研究所发展决策提供客观、有效的支撑。

  “我们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马月红说,无论是从事科学研究,还是从事管理服务,每一位科技工作者都应肩负起科技强国、创新为民的历史使命,勇于创新、砥砺前行、不懈奋斗。在具体工作推进上,需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抓任务的执行和落实,并且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走好新的“长征路”“赶考路”

  科学家精神,惟创新者进、创新者强、创新者胜。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宣传部教师程振伟认为,科学繁荣必须厚植土壤。“理顺科学治理体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科学家精神是伟大精神财富,是继续向科学高地进军的集结号。”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网安学院大三学生王文康认为,“科学精神”是优秀的“科学人”所具有的、普遍的“科学”所蕴含的精神,突出一个“敢”字,敢质疑、敢创新、敢实践。“科学之所以可以推动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正是因为他的被不断推翻和建立。”在王文康看来,科学精神延伸到日常学习工作中就是“敢亮剑,肯实践”。

  作为新时代的医药科研工作者,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副教授杨庆良表示,要奋力传承并发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伟大科学家精神,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着眼于生物医药领域“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和高端药物制剂产品,走好新的“长征路”和“赶考路”。

  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中药学博士研究生贺行理商则认为,首先要有家国情怀、心系人民,在专业领域做深做精;其次在科研工作上,脚踏实地、积极探索、追求有意义的科学研究,精益求精,立足实践,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此外也必须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榜样就像青蒿素喜爱的阳光

  位于宁波市海曙区开明街的屠呦呦旧居陈列馆今年5月正式向公众开放。据陈列馆工作人员介绍,屠呦呦旧居陈列馆自开放以来,截至11月28日,已接待10545位访客。节假日还有不少青少年专程来寻访屠呦呦的少年印记,体验她生活过的环境,了解其科研故事。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些绿色植物就是能够提炼青蒿素的黄花蒿,它是草本生植物,喜爱阳光,青蒿素就是从它们的小叶子里提取出来的,可以用于治疗疟疾。这座铜像便是少女时代的屠呦呦,是请美院老师操刀设计的。”该工作人员表示,每天都在琢磨用更生动的讲解方式和口吻,向来访者介绍和传达屠呦呦的生平事迹,传播她几十年如一日为科学奉献的精神,激励新一代年轻人以她为榜样。

  在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的谈家桢生命科学教育馆里,记者现场采访了讲解人文子梅和衣博涵。“谈家桢先生一生与祖国的需要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国家动荡的时代,毅然放弃海外的优越条件归国,担任大学教授,将自己的所学所得倾囊相授,设立奖项以提携后人。”谈家桢因事业和民族相连而耀眼。衣博涵说,谈家桢面对局势动荡,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科学理想,在贵州湄潭唐家祠堂简陋的实验室发现了他在遗传学研究上的重大突破。这种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时候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后辈学习。

  让未来科学的浩瀚星空群星闪耀

  “作为科技工作者要着眼于大局,研究方向要紧跟国家需求。”浙江省农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植物次生代谢研究室主任洪高洁分享道,搞科研失败是常事,即使成功了一次,还要再多做几次来证明不是偶然的成功。科技工作者要用实验方法、用真实数据来得出结论,这种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正是科学家精神的内涵之一。

  “现代科学发展到今天,学科交叉,不再单一。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做科研除了要有创新精神、求实精神,还需要具备协同精神。”浙江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草食家畜研究室主任蒋永清认为,养成科学家精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想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整个社会要营造氛围,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要注重践行。

  “50多年前,浙江省农科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一帮科技工作者冒着严寒酷暑、忍着饥饿干渴,到‘红色沙漠’的金衢盆地和‘白色荒芜’的滨海盐碱滩,他们称自己为浙江省农科院‘红壤海涂人’。”研究所研究员傅庆林介绍,研究所里的20多名年轻科技工作者依然长期在农村、农企一线,服务“三农”,通过老专家培养科技骨干、科技骨干带动年轻科技工作者的方式,成长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现代农业科研人才。

  谈到引育人才,浙江省农科院蚕桑与茶叶研究所所长王永强表示,搞品种选育,可能要十几年才能培育出一个新品种,甚至可能一辈子都培育不出一个,这就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一代接着一代干。因此,甘为人梯的育人精神对于科学家来说也非常重要。“品种要一代一代选育,人也一样,要一代一代培养。”洪高洁也肯定了树立榜样和楷模的重要性。他认为,科学研究特别需要独立思考,这根本上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另外也要保留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情,锲而不舍的精神更加重要。

[编辑: 王姝]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17371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70005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