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要闻  -> 正文

一江创新春水五年只争朝夕 浙江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省首位战略

2022年06月21日 10:22:36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何冬健 曾福泉

  一江创新春水,5年只争朝夕,为浙江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从全球神经元规模最大的类脑计算机,到实现固态存储控制器芯片国产化;从国内首个本土原研丙肝一类新药达诺瑞韦钠片,到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自主可控……这些瞩目的成就,不断书写浙江科技发展的新篇章。

  唯有登高望远,方能抢占先机。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突出创新强省,增创发展动能新优势”。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着力建设三大科创高地,并将其作为“十三项战略抓手”之一。全省上下形成了抓创新促发展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

  这5年,之江大地上一条条科创走廊汇聚创新要素,一个个新型研发机构释放创新动能,一张张蓝图描绘出更具想象力的创新远景。浙江数十万科技工作者胸怀“国之大者”,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挥洒汗水。

  2021年,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5位、省区第3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全国第3位。

  “高原造峰”

  提升创新能级

  铸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需要,也是浙江创新发展面临的关键议题。浙江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汇聚优势创新资源,提升创新引擎能级,积极展现跻身“国家队”的作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浙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迅速组建“政府成员+技术专家”服务团队,急用先行,依托高能级科创平台,以“赛马制”等机制推动疫情防控和预警预测、临床诊疗、药物等领域的40个重大项目加快研发,一批“全省首个”“全国首次”“全球首例”的硬核成果在一线应用。

  全球首次成功解析新冠病毒细胞表面受体(ACE2)的空间结构和全病毒精细三维结构,软体机器人首次在万米深海自主遨游,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飞天云计算操作系统等相继取得突破……5年来,通过加强“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驱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行发展,浙江统筹发展战略科技力量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系列重大原始创新,源自浙江积极打造新型实验室体系、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企业科创平台等高能级科创平台,它们以集群态势,形成了充满活力的开放型区域创新生态。5年间,浙江一流科研团队以无我之境提升创新能级,全心全意“高原造峰”,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并跑。5年间,浙江举全省之力参与重大科技任务攻关,以超常规力度建设创新策源地,努力补齐长期以来科创“国家队”成员不多的短板。

  面对大科学时代的科技创新,面对铸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需要,“单打独斗”“包打天下”行不通。浙江集成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高校院所人才的创新要素优势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优势,培育建设省级新型研发机构68家,其中省实验室9家,依托新型研发机构,创建国字号重大创新平台,浙江省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战略科技力量既要“顶天”,也要“立地”。建好用好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之江实验室、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科创平台,确保既服务“国之大者”、国家战略,体现浙江担当,又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战略支撑。

  以广度为基,向深度挺进,浙江正在眺望一个生机勃勃的战略科技力量体系。

  自主创新

  营造良好氛围

  “实践证明,我国自主创新事业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在新时代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指明了使命和奋斗方向,是新的科学“进军号”和“动员令”。

  5年来,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全省科技奖励大会、科学家座谈会、省委人才工作会议,形成尊重人才、激励创造、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不久前发布的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建设新一轮试点工作,着眼于彰显钱学森、竺可桢、苏步青、严济慈、谈家桢、屠呦呦等一大批浙籍著名科学家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为浙江省科技创新发展扬起精神风帆。

  舍得下本钱,放得开手脚。浙江布局创新资源联动枢纽建设,让创新平台组织形态与人才发展相互促进。壮大高校人才培养主阵地、青年科技人才生力军、人才队伍基本盘,完善人才全供应链。深挖全球人才蓄水池,浙江实施“鲲鹏行动”计划关键一招,用细化的招引颗粒度,进一步推动人才引进提速……这一连串举措,锚定的是一个共同的目标——加快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支点。

  5年间,各类人才来浙工作的绿色通道进一步畅通,形成聚天下英才共建浙江、发展浙江的生动局面。浙江省出台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办法,全面推进外国人才来华工作、居留许可“一件事办理”改革。

  啃“硬骨头”

  改革体制机制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是块“硬骨头”。着眼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宏伟愿景,浙江努力以改革破题,啃下硬中之硬、攻克坚中之坚。

  为科技人员加速“松绑”。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5家试点单位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成果转化时间平均缩减3到5个月。

  拆掉各种无形的栅栏。浙大等25家单位开展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面清单+包干制”试点工作,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试点项目达225项、经费1.9亿元。

  改革陈旧过时的体制。全省高新区建立了亩均研发投入和亩均税收“双亩均”考核制度,高新区亩均研发投入达全省规上工业亩均研发投入的1.5倍。

  改革攻坚,“数字化”堪称利器。省科技厅牵头的“浙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全国首个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围绕解决“攻什么、谁来攻、如何高效服务攻关、如何科学评价攻关”等体制机制难题,深度融合创新链与产业链,构建高效协同的项目攻关组织体系。以“浙江拍”为代表的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3.0体系,几番槌落间,2021年为全省带来2000多亿元的技术交易额。

  新目标承载新梦想,新征程充满新希望。浙江将继续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省首位战略,加快推进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奋力打造三大科创高地和创新策源地建设重大标志性成果,用科技现代化牵引全面现代化,用系统观念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用整体智治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何冬健 曾福泉

[编辑: 陈嘉宜]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17371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70005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