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银行  -> 正文

央行:择机降准降息

2025年03月24日 17:29:44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作者:许予朋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获悉,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一季度例会于近日召开。

  会议建议,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

  择机降准降息

  宏观形势方面,会议提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强,主要经济体经济表现有所分化,通胀走势和货币政策调整不确定性上升。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仍面临国内需求不足、风险隐患较多等困难和挑战。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货币财政政策协同配合,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物价处于合理水平。

  对此,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本次会议对内部经济形势的研判,延续了2024年四季度会议的表述,但在外部经济形势方面,本次会议使用的表述与上季度会议提到的“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相比,显得更加严峻。这背后,美国关税措施落地、全球通胀下行态势生变,或导致各国经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增强。

  对于下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会议明确,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择机降准降息。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从宏观审慎的角度观察、评估债市运行情况,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资金空转。

  王青表示,总体上看,本次例会重申货币政策将保持“适度宽松”,要求“加强逆周期调节”,这都意味着尽管年初至今未实施降息降准,货币政策的主基调未发生任何变化,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

  “综合当前房地产市场、外部经贸环境变化以及整体物价走势,我们判断二季度降准降息窗口有望打开。”王青说。

  兴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段超认为,本次会议对债市防风险的定调更加清晰。当前长债收益率变化可能已经上升到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的高度。后续债市如何演绎需要继续观察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投放情况及资金面的演绎。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优化可期

  据了解,除了明确货币政策未来取向,会议还研究了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工作。

  会议指出,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研究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重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融资、促进消费和稳定外贸。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持续做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金融服务,充分发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用,进一步打通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堵点和卡点。着力推动已出台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盘活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中国银行证券宏观研究团队分析认为,现阶段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科技、消费和外贸,可能创设新的工具或对现有工具进一步优化。在全面降息之前,中国人民银行也可能先进行结构性降息,通过调降部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资金利率,引导信贷投放,以支持实体经济。

  王青也表示,今年包括支农支小再贷款、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有望适时下调,额度也会进一步增加,以此来持续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全面下行。

[编辑: 王姝]
(本文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 科技金融时报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40003 | 浙ICP备2024107310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