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创新  -> 正文

智转快车道 | 从彩色油菜到基因芯片,湘湖实验室“三级跳”破题成果转化

2025年04月28日 18:09:00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陈路漫 陈跃

  近日,杭州市萧山区盈丰街道新中村世纪田园基地迎来了一片绚丽的彩色油菜花海,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拍照。橙红、紫色、翠绿等9种不同花色的油菜竞相绽放,不仅成为春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展现了湘湖实验室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实践。

  这片彩色油菜花田是湘湖实验室运用精准聚合育种技术培育的新品种。据悉,实验室联合萧山区供销联社,在示范基地创新推广油蔬两用种植模式。该模式让农户在冬季可以采摘鲜嫩的菜薹增收,春季又能让游客欣赏到多彩的油菜花海,真正实现了“一田双收”的经济效益。

  作为浙江省唯一的农业领域省级实验室,自2022年成立以来,湘湖实验室以农业生物技术为核心,构建了“全链条贯通、多主体协同、市场化驱动”的成果转化体系,成为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的标杆。

  科技成果转化难,一直是制约农业科技发展的痛点。湘湖实验室通过“成果发掘-孵化培育-产业对接”的三级跳模式,打通了从技术研发到商业落地的全链条。

  在成果发掘环节,实验室以“内外协同”双轮驱动:对内,瞄准农业科技的“硬骨头”,通过设立生物技术、生物种业等4大研究院,整合23个科研团队,围绕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开展攻关;对外,与地方政府、企业及国际机构深度合作,在红螯螯虾耐寒性改良、彩色油菜品种创新、昆虫信息素生物合成技术产业化等领域实现突破。

  以红螯螯虾为例,该品种是我国高附加值水产,但其耐寒性差长期制约着产业的发展。湘湖实验室与浙江福居生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了基因芯片技术,可快速监测虾类基因型,筛选出耐寒性强、生长快的优质品种,使选育周期缩短三分之一,成本降低20%以上,有效解决了养殖户“看天吃饭”的难题。

  目前,该技术已在浙江、安徽、内蒙古、河北、海南等地进行了试点并逐步加以推广,预计三年内可覆盖国内60%得红螯螯虾养殖企业,助力国产种业占有率提升至90%。

  在孵化培育环节,湘湖实验室通过全周期赋能服务,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在实验室新总部内,1万平方米的孵化空间,可为入驻企业提供从单个工位到整层空间的科研及办公场地。入驻企业可共享90余台大型仪器设备,并享受杭州市、萧山区及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三级政策支持。此外,实验室还设立10万元考核奖励,以激励企业创新。

  在产业对接方面,湘湖实验室通过多元路径实现价值闭环。实验室成立科技公司,通过专利许可、技术入股等方式加速推动成果产业化。此外,实验室还创新推出"产业链整合+ 机制创新驱动"战略,通过组建植物智工厂创新联合体、罗氏沼虾育种创新联合体等,联合2家科研院所、4所高校及多家龙头企业协同攻关。

  面向2030年,湘湖实验室正加速推进“实验室经济圈”战略:计划完成小麦、大豆等10种作物的全基因组精准编辑;实现水产种业国产化率达90%的目标;引进生物技术领域企业超100家,培育5~8家上市企业……通过技术攻坚、机制创新与生态构建三大战略,实验室将持续扩大科技成果转化的辐射效应,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记者 陈路漫 通讯员 陈跃)

[编辑: 王姝]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40003 | 浙ICP备2024107310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