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创新  -> 正文

【金华·科学+】两院士为浙江食药用菌产业唯一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助阵”

2025年04月29日 11:14:30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陈月丹 吴裕慧

  日前,在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的省食药用菌生物育种与综合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暨专家指导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药用菌学会主席李玉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蔬菜学专家喻景权接过证书,成为该实验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

  全省食药用菌生物育种与综合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致力于解决食药用菌精准育种、高效栽培和高值利用等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难题,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开展菌物空间组学、高通量表型鉴定、生物质高效利用、多模态数智栽培、营养功能因子高内涵筛选等前沿技术研究。这是我省重点实验室重组后食药用菌产业唯一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也是为数不多的由企业作为牵头单位建设的重点实验室。

  “这个实验室最大的亮点在于育种、栽培、加工和产品开发的全产业链创新,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典型代表。”李玉院士从事食用菌研究40余年,被称为“蘑菇院士”,其带领的团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菌物研究科研团队,与寿仙谷合作已近30年。在其带领下,去年,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和吉林农业大学等合作申报的“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因其在食药用菌的育种、栽培等关键环节实现了自主可控,让食药用菌有了“中国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也是金华首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灵芝栽种到地里后,从肉芽生长到最后子实体的过程中,怎样的光照、温度、湿度最适合它?以前全凭人的经验,现在可以通过AI自动识别并实现数字化记载,这在国内还属于首创。”李玉院士介绍,食药用菌产业是我国第五大种植业,该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项目的落地和深化,针对我国食药用菌产业育种、栽培、加工、生产全产业链进行系统攻关,采用目前国际先进的基因编辑育种技术和深加工技术,并利用AI技术将从育种到生产的全过程标准化,能大幅提高食药用菌产量和质量。

  据悉,该实验室还将利用AI技术在食药用菌的定向育种、成分检测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以前需要将有效成分一个个分离出来才能检测,只能测总多糖和总三萜,现在用人工智能技术,光灵芝中的三萜类成分就能测到一千多种,效率大大提高。”实验室副主任、寿仙谷公司副董事长李振皓介绍。

  作为“自家人”,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金华籍院士喻景权也一直很关注家乡的中药材产业发展。近年来,他也会经常给金华企业在种植大棚、生态环境因子调控方面作一些指导和建议,希望推动家乡中药材产业产量和品质的不断提升。“食药用菌产业是我省主导产业,省重点实验室获批不容易,意义重大。”喻景权院士认为,食药用菌产业除了“药”的部分外,还有“食”的部分,建议实验室在后续研究中在食药用菌的后续创新开发、野生资源寻找、基因编辑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金华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施怡伟介绍,近年来,武义县依据区域特色,持续深耕,食药用菌产业规模与技术水平稳步提升,成为金华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此次全省首个食药用菌重点实验室的启用为金华搭建了对接行业前沿、精准把握食药用菌生物育种以及综合开发技术趋势的重要平台,为地方产业创新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编辑: 杨柳树]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40003 | 浙ICP备2024107310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