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创新  -> 正文

第四届金华发展大会签约85个项目,金华蹄疾步稳推进浙中科创走廊建设

2025年05月06日 10:58:45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张益晓 杜晓萍 萧江

  4月30日,以“新时代新金华新发展”为主题的第四届金华发展大会召开。近千名来自海内外科教、工商、金融等各界精英翘楚和金华籍代表人士、“新金华人”代表相聚金华,共叙情谊、共谋发展、共话未来。

  金华市委书记朱重烈介绍,近年来,金华昂扬“善谋、强攻、求变、争先”精气神,打造更具开放气度的枢纽之城、更具创新高度的活力之城、更具支撑力度的智造之城、更具人文厚度的魅力之城、更具生活温度的品质之城,努力拼出未来、干出精彩。金华是广大八婺儿女的金华,这里有时代的期许、妈妈的味道、奋斗的基因、永远的牵挂。希望大家不忘桑梓、反哺故乡,携手绘写新发展的壮美画卷。

  开幕式上,举行了双龙人才科创中心高能级企业集体入驻仪式、金华市图灵金金汇创投发展中心揭牌仪式,向为金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代表人士颁发了奖项。现场还集中签约了一批重大项目,涵盖人才合作、科创、制造、农业、文旅、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会上,在浙江图灵算力研究院理事长、院长,杭州嘉银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孔小仙的倡议下,一批心怀家乡、拥有前瞻思维的金华籍投资人携手同行,以“生态共建,向善生长;科技反哺,实业报乡”为初心,成立了金华市图灵金金汇创投发展中心。

  “我们希望通过资本与技术的乘数效应,助力金华从‘制造之城’迈向‘创造之都’。”孔小仙说,金华有很多特色优势产业,比如义乌小商品、横店影视、永康五金等。她建议推动这些产业与人工智能相结合,使其具备更强竞争力,拥有更高产品附加值。

  孔小仙表示,愿为家乡尽自己一份力。近几年,她一直心系家乡,为家乡经济建设奔走。“金华要高速发展,一要靠技术积累和科技创新;二要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三要开放合作,让更多前沿科技项目落地金华。另外,耐心很重要,很多项目需要培育、孵化,要找准方向,努力奔跑。”

  第四届金华发展大会期间共签约项目85个,涵盖人才合作、制造、农业、文旅、科创、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

  科技创新是金华最突出的短板,也是最有潜力的跳板。近年来,金华锚定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目标,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浙中科创走廊建设,做深做透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两篇大文章”,健全完善“高校+平台+企业+产业链”深度对接合作机制,推动“产业平台+研发平台+大孵化器集群+企业”融合发展。

  2023年,在第三届金华发展大会开幕式上,金华双龙人才科创中心正式揭牌。在本届金华发展大会上,又有一批高能级企业集体入驻双龙人才科创中心,见证了这座城市向“新”而行、创“新”而为、求“新”而进的轨迹。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光电测试技术及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祝连庆说:“我们专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光电子集成技术,后续可以与家乡对接探讨,在光电产业化方面作一些贡献。”

  大会期间,还举行了“两新”融合专场活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专场活动等平行活动,其中“两新”融合专场活动以“廊绘新篇智胜未来”为主题,汇聚浙中科创走廊建设创新资源,发挥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力量,探索金华科创赋能产业智能化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

  近年来,金华全力推进浙中科创走廊建设,教科人一体、政校企协同、科产贸融合取得显著进展。2024年,省科技创新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实现“零突破”,入围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前50强,今年获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成果转化示范城市,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蹄疾步稳。“两新”融合需要政府、企业、高校院所协同发力。活动现场发布了《金华市大孵化集群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全域构建贯穿“科技研发—概念验证—小试中试—孵化加速—产业化”的大孵化集群体系。浙中科创走廊高校院所产业发展联盟与重点产业链牵头部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强化对接交流、推进攻关转化、促进人才培养,合力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现场还签约了10个院企合作项目,部分高校院所进行项目路演,企业发布技术需求清单,院企开展交流对接。金华将加快建立“高校+平台+企业+产业链”的结对合作机制,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向“高”攀登、产业发展向“新”迈进、人才服务向“优”提质。

  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专场活动上,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孙际宾、北京云圣智能科技联合创始人朱胜利、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副总经理黄波围绕“创新引领、链动未来,共筑金华新质生产力高地”畅所欲言。朱胜利认为,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舞台、以飞行器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形态,正从概念走向实践,成为各地竞逐的“新赛道”。他建议,金华可以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把握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内涵,科学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编辑: 杨柳树]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40003 | 浙ICP备2024107310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