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银行  -> 正文

“熟人推荐”暗藏陷阱 建行海宁支行成功拦截一起网络诈骗

2025年05月07日 09:13:00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陆彬卿

  近日,建设银行嘉兴海宁支行工作人员凭借敏锐的反诈意识和专业的履职能力,成功堵截一起新型网络诈骗案件,保护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不久前,一名客户来到建设银行海宁斜桥支行办理个人开户业务。在常规身份核查和用途询问环节,客户的表现引起了银行工作人员的高度警觉。起初,客户声称开卡是为了接收亲属转账,但在柜员进一步追问是否必须使用建行卡才能入账时,客户却变得支支吾吾,又以个人储蓄为由,催促工作人员抓紧办理。当工作人员建议拨打亲属电话核实情况时,客户终于坦白:他是被亲属介绍加入了一个网络平台,亲属承诺“3万元本金全部垫付予他,收益归他一人所有”。然而,所谓的“投资项目”背后,实则隐藏着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网点营运主管迅速识破这一“骗局”的本质,立即将客户引导至独立区域进行反诈劝导。通过剖析真实案例、解读法律后果,客户逐渐意识到项目的风险。鉴于客户提到“四大行储蓄卡均可绑定该平台”的情况,银行第一时间将线索报送当地公安机关。经过警方的进一步劝导和核实,尽管因亲情压力难以拒绝亲属的好意,但经过劝说,客户彻底打消了办理银行卡的念头,成功避免了潜在损失。

  “熟人作案”,降低信任门槛。不法分子利用熟人关系发展下线,通过口述收益回报制造“可信度”,利用人性对财富的欲望,引人上钩。然而该平台在各大应用商店均无法搜索到,只能通过熟人邀请码下载,本质上是一场“圈层式”传销骗局。

  虚构“高收益”,诱导盲目跟风。平台通过伪造限时拍卖场景,将毫无价值的商品包装成“稀缺资源”,营造“万人哄抢”的假象。然而,参与者最终既拿不到实物商品,也收不到预期收益,资金流向完全掌握在平台操控者手中。

  “拆东墙补西墙”的庞氏骗局模式。该平台通过不断吸收新投资者的资金,填补前期用户的返利缺口。这种“空手套白狼”的运作模式看似可持续,实则暗藏巨大崩盘风险。一旦资金链断裂,平台便会迅速关停,受害者血本无归。

  建设银行海宁支行始终将客户权益保护放在首位。此次成功拦截网络诈骗案件,展现了建行员工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建设银行海宁支行也将持续加强反诈宣传力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普及反诈知识,提升全民防范意识,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通讯员 陆彬卿

[编辑: 王姝]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40003 | 浙ICP备2024107310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