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5中国浙江纺织印染产业技术与设备展在绍兴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超百家行业领军企业携前沿技术与创新成果集中亮相,共同勾勒纺织印染产业绿色智造的未来蓝图。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技术革新与设备更新迫在眉睫。在这场技术盛宴中,绿色印染技术、智能装备及高性能化工助剂成为焦点。企业展示的数字化印染管理系统,可通过AI算法精准控制染料配比,提升原料利用率15%以上;新一代超临界流体染色设备,彻底颠覆传统水基染色模式,不仅节水率高达90%,还能大幅降低能耗。这些创新成果的集中呈现,不仅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硬支撑”,更以智能化解决方案重构产业竞争力,推动中国纺织印染在全球价值链中持续攀升。
印染上承织造、下接服装家纺等产业,是整个纺织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但不容忽视的是,印染行业长期面临的高污染痼疾仍未根除。作为产业链核心环节,印染企业普遍遭遇废水处理困局:小规模处理设施导致回用成本居高不下,大量有机污染物排放更成为生态治理的“顽疾”。数据显示,我国印染行业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较国际先进水平高出30%,盐类资源回收率不足40%。破解这些难题,亟需构建从源头减排到末端治理的全链条解决方案。
实现印染废水近零排放,成为破解困局的关键突破口。可通过研发膜分离、高级氧化等新型处理技术,建立起“预处理—深度净化—资源回用”的闭环体系,实现废水处理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某头部企业实践显示,采用智能分盐系统后,废水中盐类回收率提升至75%,处理成本降低25%。通过“近零排放”项目的规模化推广,不仅能大幅削减污染物排放,更能将废水转化为可利用资源,真正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循环化改造与数字化转型,则为纺织印染行业发展注入双引擎动力。在循环经济领域,企业通过淘汰高耗能设备,引入余热回收、中水回用等系统,构建起“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完整循环链。同时,借力“互联网+”与工业4.0技术,“印染大脑”平台应运而生——该系统通过实时采集生产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优化生产流程,使设备综合效率提升20%,订单交付周期缩短30%。从智能生产线到数字化车间,从工业互联网平台到上下游产业协同,数字化浪潮正重塑纺织印染行业的生产模式与产业生态。
站在绿色发展与智能制造的交汇点上,绍兴纺织印染行业当以智造为笔,以创新为墨,在全球竞争中绽放更强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