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产业  -> 正文

小杨梅撬动大产业!浙江兰溪发挥国企担当带动果农致富

2025年06月16日 13:14:10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徐正达 张恒 吕承谕

  近日,在浙江省兰溪市马涧镇五丰村的现代化杨梅生态大棚内,梅农们正忙着采摘杨梅。

  “我们村有杨梅种植面积2400多亩,以前都是农户自产自销,近年来由于年轻劳动力的外流,导致杨梅季很多农户家里的杨梅根本来不及采摘,有的甚至只能烂在树上,造成杨梅丰产不丰收的局面。”五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胡永芳说,为促进村里的杨梅产业高质量发展,去年,该村与兰溪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以每年3500元一亩的价格从农户那里流转了70多亩杨梅。

  村民钱国仙家原先有18亩左右杨梅,去年流转了8亩,自家还剩10亩多。这几天,她和家里人忙着采摘杨梅。“杨梅季,家家户户忙着采摘杨梅,很难雇到人,而我们家只有三四个人,18亩杨梅根本来不及摘。”钱国仙一边分装刚采摘的杨梅,一边跟记者诉说着“丰收的烦恼”。她说,除了采摘季,这些杨梅平时也要做好林间管理,费时费力。而去年她家将8亩杨梅流转后,今年情况大为好转,不仅拿到了流转费用,她自己也省力了不少。

  此外,由于农发公司承包了杨梅山,需要有人采摘、分拣,因此,村民都很乐意在家门口“就业”。

  “我年纪大了,去厂里打工没人要,只能打打零工,但很不稳定。所以,我就向村里报名,应聘杨梅采摘季的采摘工,不仅一天的采摘工资有260元,而且还包吃饭,美得很。”梅农顾林均告诉记者,他家有6亩杨梅,以前自己摘好拿去卖,一年也就收入两万多元。如今,他把这6亩杨梅全部流转出去,不仅流转费用跟原先的收入差不多,而且没了原先采摘和销售的烦恼,再加上采摘费,综合下来,一年的收入比之前多了上万元。

  “我们农发公司每年除支付土地流转费25万元外,今年预计向村里支付采摘分拣费30万元,参与劳作的农户人均收入增长将超过5%。”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旭刚说,目前,该公司已建成近60亩现代化杨梅生态大棚,带动五丰村搭建杨梅大棚500亩,真正起到了产业振兴示范引领和产业带动效应的作用。

  与此同时,农发公司还延长杨梅产业链,利用杨梅鲜果制成杨梅汁,通过小红书、抖音、淘宝等平台进行推广。“从杨梅鲜果到深加工布局,我们计划通过‘产、供、销’一体化模式,让杨梅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核引擎,为农户铺就一条甜蜜的共富之路。”董旭刚表示,他们将聚焦绿色经济转化,依托GEP项目,建设杨梅深加工产业园,预计8月开工。该项目将引入专业团队,研发杨梅汁、果酒、杨梅酥等系列产品,通过突破精深加工关键技术,推动“兰溪杨梅”从鲜果销售向全产业链升级。

  通讯员 徐正达 张恒 吕承谕

[编辑: 王姝]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40003 | 浙ICP备2024107310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