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浙江暴雨不断,收到微信平台、抖音很多葡萄园淹水的视频和照片,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站核心示范园浙江省农科院杨渡科研创新基地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早熟的寒香蜜、夏黑、醉金香、申华、黄金蜜,中熟的保果的巨峰、鄞红、巨玫瑰,晚熟的新郁等品种均裂果严重,造成很大损失,因此暴雨成灾天,葡萄如何做好防裂果,裂果后如何管理。
一、浙江葡萄裂果的原因调查主要有以下几点:
- 选择葡萄园不当、配套排水沟渠欠深:由于葡萄相对效益较好,只要是地就租来种葡萄,地下水位高低?排水是否方便?是否存在河水或农田水倒灌等均不考虑。围沟、腰沟、畦沟深度达不到要求,水泥立柱建在排水沟内无法隔离天落水。
- 品种问题:引种时缺乏调查研究或到承担品种区试单位考察一下,盲目听取苗商的意见,种植容易裂果的品种如维多利亚、香妃、奥古斯特、晨香、里扎马特、金田翡翠、天山等品种。
- 追求大穗大果粒问题:
由于批发市场喜欢大穗大粒,所以生产者种植大穗大粒,植物生长调节剂用的过多,疏果不到位太挤产生裂果。
4、气候原因:巨峰花期遇高温或低温造成大小粒严重情况下,大多数葡农采取保果膨大处理提高其商品性,迅速膨大期遇雨水多天气又无法调控水分的情况下造成裂果。
5、土壤缺钙;栽前土壤改良不到位,氮肥和钾肥施用过多造成。
6、果实感染病虫害:白粉病、黑痘病和螨类等危害后易裂果。
二、防止裂果技术
1、科学择地,并能控水栽培:三沟配套(畦沟60cm深,腰沟80cm,围沟1m深),机械化操作的葡萄园畦沟、腰沟宜用渗水管。
2、至少避雨设施栽培,薄皮或保果或膨大的品种在果实第二次膨大前30天畦沟内铺膜排天落水于畦外。
2、台风多发地选择在梅雨季节前成熟的品种或采用双天膜促早栽培成熟期避开霉雨季节如天工墨玉、丛林玫瑰等,选择梅雨季节不裂果的品种。
3、花果管理:①整穗疏花疏果:果粒紧密型的品种要拉长花序,花穗整形、疏花、疏果,避免果穗长得过于紧密和相互挤压,在花前一周,有籽栽培的剪去副穗和主穗部分小穗,留穗尖10-12 cm,无核化栽培的留穗尖3.5-7cm,并在果粒黄豆大小时疏果,留果量40-80粒。②合理确定负载量:有籽栽培的品种结果枝与营养枝的比值保持在3-4:1,无核化栽培的品种结果枝与营养枝的比值保持在1-1.2:1,产量控制在1250-1500kg/667m2。③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吡效隆从2-3次减少至1次,浓度从10mg/kg减少至2-5 mg/kg,赤霉素浓度不超过50 mg/kg,一般15-30 mg/kg。
4、预防3病1虫:果粒因黑痘病、白粉病、霜霉病等病为害后,病果皮木栓化而失去弹性,硬核期后因土壤干湿变化剧烈而引起裂果。红、黄、白蜘蛛等虫为害后,果面形成褐色锈斑,多从茎端纵裂。①物理防治:秋冬清园:葡萄几种主病虫害主要潜伏在病枝(蔓)、病叶、病果上、老皮缝内和根颈附近表土内越冬。通过秋冬季认真清园,杀灭大量病原菌和越冬虫、卵,防治效果显著。葡萄采摘结束后,及时清理留在树上和落在地上的残果、袋,剪除病虫枝和无效枝,移至园外烧毁。秋季扫除落叶并烧毁,同时结合施基肥,进行全园深翻,把园地面残叶、枝等翻入土中,可杀灭一部分越冬病原菌和越冬害虫。冬季修剪时,将病虫枝,残果(包括2-3次果)全部剪除烧毁;同时剥老翘皮,以减少越冬病原菌和螨类、蚧类害虫。削除路边杂草,以杀灭在杂草中越冬的害虫。②化学防治: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害和杀灭害虫。根据南方大棚葡萄栽培经验,按葡萄不同物候期进行防病治虫:首先重点做好在落叶清园后或冬翻后、葡萄芽绒球期,地面和芽喷铲除剂——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强力清园剂600-800倍液,对防治黑痘病效果好。其次开花前至座果期,重点防治在灰霉病、白粉病、枝干溃疡病、白腐病兼治粉蚧、透翅蛾等虫害。座果后至采收结束:重点防治灰霉病、白腐病、炭疽病,兼防白粉病、霜霉病和红蜘蛛等病虫害。揭除顶膜后至落叶前:重点防治霜霉病、叶蝉、天蛾等。
5、要平衡施肥:根据葡萄生产特点进行施肥,增施有机肥,减少氮肥,稳定磷、钾肥,适当增加钙、镁肥。
三、裂果后减少损失
1、裂果轻的,疏后不影响果穗商品性的,疏除裂果,控制水分,悬挂蓝色粘虫板或用吡丙醚诱杀醋蝇防止酸腐病暴发。
2、裂果重将成熟但未发生病害采后先加工成葡萄酒,再加工成葡萄蒸馏白酒。
3、已成熟,剪除裂果,穗形难看的剪粒盒装销售。
(作者: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 吴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