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宁波大学迎来一群特殊的“追光者”——200多名怀揣科学梦想的中小学生集结于此,共同开启第八期宁波市科技新苗培养计划集体活动。本次活动由宁波市科学技术传播教育中心、宁波大学关工委、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及宁波市天文爱好者协会联合组织,旨在以沉浸式科学体验,引领孩子们真切感受触手可及、引人惊叹的科学奇妙旅程。

上午9时,宁波大学真诚图书馆报告厅里坐无虚席。来自宁波外国语学校的陈宇暄发言:“在天文组集训时,‘夯实基础’不是贴在墙上的字,是我们趴在地上调望远镜、记星图的汗珠子!我也才懂,‘以镜观天’看的是星星,‘以文化人’养的是心里的光。”北京师范大学余姚实验学校的刘子瑞分享道:“以前以为跑活动是任务,后来才发现,腿跑得酸,是因为心里的好奇在使劲——总想知道为什么,总想问能不能!”台下的掌声像雨点似的密集。孩子们已从被动参与,变成了主动拥抱科学的追光者。
硬核讲座:把星空和陨石“讲”进心里

科技新苗天文学组导师王成如带来了《夜中星陨如雨,英仙座流星雨硬核解密》的专题讲座。他把英仙座流星雨比作“天空在撒闪光糖”:“流星不是星星掉下来哦,是宇宙里的小碎片,和地球大气层撞了个满怀,‘砰’地擦出了火花!”。讲座结尾,他指着星空图寄语同学们:“星空就像一面镜子,它既照见我们自身的渺小,但也照见我们自己的成长。”

宁波市天文爱好者协会秘书长毛锦旗在现场展示了陨石标本。“这可不是普通石头,是宇宙寄来的‘明信片’。”他举着显微镜,让孩子们看陨石上的纹路,“你看这坑坑洼洼,是它在太空里‘闯祸’留下的疤!”一个小男孩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小声惊呼:“凉丝丝的,像揣了块小星球!”这样的讲座把科学知识拉到孩子的眼前,让科学从“听说”变成“触摸”。
黑子与日珥:藏望远镜里的太阳秘密

海曙外国语学校老师顾勤华推出了最新型的专业日珥镜。孩子们像小麻雀似的围上去,分组轮流看太阳。“天哪!太阳上有黑点!”一个扎羊角辫的女孩踮着脚喊。“像巧克力蛋糕上掉了点芝麻!”“哇——太阳真的长耳朵!”孩子们在操作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这正是科学探究的起点。
当天下午,孩子们还分批参观了宁波大学校史馆、物理科学探索中心、土木工程与地理环境学院实验室和潘天寿艺术教育思想馆。
记者 徐军 通讯员 许馨怡 王成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