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要闻  -> 正文

龙城“摆渡人”,滚滚车轮丈量改革路!

2025年08月26日 17:55:35 来源:龙港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嘉叶 金道汉 陈文雅

  从2002年第一次和公交方向盘正式“相识”,春夏秋冬、四季轮回里,他们成为了最忠实的伙伴。方崇佐眼神清澈,笑容温和,用日复一日的细致服务,在十米车厢内书写着不平凡的坚守。他曾因在车厢拾到四万元现金如数归还失主,被评为“温州好人”;也曾在寒冷冬日,收到过乘客特意送上的慰问苹果和“行车平安”的祝福。

  在龙港这座活力奔涌的创新之城,公交系统如同城市的血脉,承载着市民的出行需求。透过驾驶室那一方前窗,方崇佐“摆渡”了一城人的二十多年,见证了龙港从小城镇到县级市的变迁飞跃。“现在交通四通八达,车辆宽敞明亮,和二十多年前比,坐公交舒服多咯。”

  龙港居民的“摆渡人”

  二十多年前的龙港,还是“中国第一农民城”的模样。抱着“离家近”的朴实念头,方崇佐带着公交增驾A证,应聘成了龙港镇一名公交驾驶员。“那时候,整个龙港只有一百多辆公交车,但要撑起全镇老百姓的出行,每个人都要跑好几条线……”

  方崇佐辗转在2路、5路、7路三条线路之间,腿边滚烫的轰鸣着的柴油发动机是他的工作伙伴,扛着印刷样品的工人、挎着菜篮的老人、背着书包的孩子是他的“同路人”。

  “车里只有一台小风扇,夏天闷得像个蒸笼,到了冬天又到处漏风。”方崇佐摇着头,“路面坑坑巴巴,桥归桥路归路,一颠簸一刹车,整个车的人都东倒西歪。”

  “改革之城”龙港,不会满足于这样的城市基建和交通,变化首先从公交开始。2004年,第一批空调公交驶上龙港街头,方崇佐的驾驶室终于有了凉意。也正是这一年,龙港拆掉“中国第一农民城”的路碑,正式踏上撤镇设市的征程。

  十五年时光飞逝,龙港的区划面积从初建镇的7.2平方公里扩大到183.99平方公里,城中公交首末站、龙港新客运中心先后投用,公交线路进一步扩充、整合提升,第一批新能源公交车走进龙港人的生活……方崇佐的“十米车厢”,也换到了纯电动力的K001上,从龙港客运中心到苍南动车站,将乘客们送往更远的地方。

  奔向未来的城市“血脉”

  2019年,龙港正式撤镇设市,一场更快、更新的变革降临这片改革热土,影响着方崇佐,影响着龙港每一个人。

  “每次开过龙金大道、世纪大道的时候,都觉得很舒坦。”作为公交司机,方崇佐对龙港这些年的道路变化感触颇深,“道路宽了、绿化好了是一方面,有时候会听到外地乘客夸龙港的城市建设,我们也跟着骄傲。”

  方崇佐口中的龙金大道、世纪大道,便是龙港“一轴两横三纵”骨干路网结构中的两条重要道路,连接着龙港新老城区与周边经济重镇。城市道路建设带动龙港公共交通体系蓬勃发展,公交运营车辆由二十年前的百余辆扩充至如今的三百多辆;公交线路增至32条,城际公交11条,城市公交21条,线路总长度达1190公里……一组组数据,彰显着龙港的城市“血脉”在撤镇设市后迸发出更加强劲的动力。

  《龙港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构建人民满意的公众出行体系,公布了构建四级常规公交网络,新辟、调整线路,发展节能环保型公交车等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对于方崇佐来说,这些规划带来的是更通畅便捷的交通、更环保安全的车辆,但总有一些事是不会改变的,那便是握上方向盘的一瞬间,司机身上的责任与重量——“把每一位乘客平安送达”。

  当暮色浸染街巷,方崇佐结束了一天200多公里的驾驶行程,将末班车开回龙港客运中心。他像往常一样擦拭座椅、检查轮胎,这个动作已重复了二十多个春秋。当第二天的晨光再次漫过K001的车窗,他的车轮又将准时启动,融入到这座城市奔腾的血脉之中,勾勒出安全的轨迹与温暖的弧线。

[编辑: 杨柳树]
(本文来源:龙港市融媒体中心)
  • 科技金融时报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40003 | 浙ICP备2024107310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