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元存15天,每月能领510元?”面对如此“诱人”的收益,客户杨某险些落入抖音平台上的“高息年金”诈骗陷阱。关键时刻,浙江三门银座村镇银行工作人员凭借敏锐的反诈意识与快速的警银联动,成功守住客户21万元血汗钱,用专业服务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销户背后藏风险:工作人员敏锐识破“高息陷阱”
8月11日9时15分,健跳支行前台经理为客户杨某办理定期销户业务时,主动询问销户原因。杨某表示“银行定期利率太低”,计划将钱转入活期账户,用于购买抖音上推荐的“年金险”——对方宣称“一次性存10万元,15天后每月领510元;存20万元每月领1020元”,且手机里已收藏数十个相关推广视频。
结合杨某曾有“出借资金无法收回”的经历,以及“网上高收益理财”的关键词,前台经理瞬间警觉:这很可能是典型的虚假投资诈骗!她一边耐心劝阻,告知“高收益理财多为骗局”,一边立即联系客户的专属客户经理,大堂经理见状共同介入沟通。但杨某坚信“5、6家公司都在推,肯定没问题”,沟通期间便匆匆离开网点。
快速响应筑防线:警银联动阻断诈骗路径
客户离开后,支行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启动反诈应急机制:前台经理电话上报运营经理,客户经理、运营经理与行长迅速会商,判断风险后立即对杨某账户采取“暂停非柜面业务”措施,防止资金被转走;同时,运营经理同步向公安机关报警,争取专业支持。
9时50分,公安民警抵达网点。工作人员随即多次拨打杨某电话,终于在9时55分劝其返回网点。经民警现场核查,该“高息年金险”无正规保险牌照、无法提供保单号与监管备案信息,且要求向个人账户转账,完全符合“非法集资+诈骗”特征,初步判定为诈骗案件。尽管杨某仍有疑虑,但在民警与银行工作人员的联合劝导下,他逐渐认清骗局。当天,便将准备投入“年金险”的21万元现金重新存入银行定期,一场潜在的财产损失被成功化解。
拆解诈骗套路:看清“高息年金”的三大陷阱
1、高收益诱饵违背规律:该“年金险”宣称年化收益高达6.12%,远超当前正规年金险与银行存款利率,明显违背“风险与收益匹配”的金融规律,属于典型的“高息陷阱”。
2、短视频平台精准围猎:诈骗分子利用算法向中老年群体推送“养老理财”内容,抓住其“信息甄别能力弱、追求稳健增值”的特点,再以“限时福利”“内部名额”制造焦虑,引导脱离平台私下交易,规避监管审核。
3、脱离正规监管体系:诈骗方无法提供保险公司注册地、监管备案信息,且要求资金转入个人账户或不明第三方公司,完全脱离监管,资金安全毫无保障。
通讯员 林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