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产业  -> 正文

松阳“林下+”激活深山资源

2025年08月29日 09:46:46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叶江 姜焱 周敏岚

  本报讯  眼下正值夏茶采摘旺季,在松阳县双童积雪休闲庄园里,工人们一早上山,穿梭在香榧林中采摘夏茶。“如今每亩茶叶年均收益1万元,等香榧进入稳定挂果期,每亩收益能达到15000元。”基地负责人王瑭金介绍,自11年前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他在3800亩香榧林下套种了300亩茶叶,“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大大提升了林地附加值。

  香榧盛产通常需15年,生产周期长、投入大,林农往往面临资金压力。为此,松阳积极探索“立体种植、以短养长”模式,既破解了香榧收益慢的难题,也提高了林农积极性。“‘香榧+’模式不仅能防止水土流失、增强光合作用、抑制杂草,还对香榧起到间接抚育作用,真正让老百姓‘靠山吃山’。”松阳县生态林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李杰峰说,目前,全县香榧种植面积已达8.4万亩,通过林下套种,林农管理成本降低20%以上,林地利用率提高50%,香榧产量也提升超30%,整体效益显著增强。

  松阳各地实行“林下+”经济模式正蔚然成风。象溪镇南坑源村的“江南药谷”桢益草药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正在林下补种三叶青。几年前,村里通过土地流转,将300多亩低效板栗林、竹林和杉木林承包给药企,推广林下仿野生种植,目前已栽种三叶青超40万株。

  52岁的村民钟兴连如今在家门口实现了稳定就业。“一天150元,一年能挣三四万元,很满意!”她笑着说。南坑源村地处山区,林地资源闲置多、产业基础弱,村民增收一直是个难题。2023年,借助县里中医药产业政策和镇“江南药谷”项目,村“两委”积极推动三叶青连片种植,打造药旅融合示范基地,盘活闲置林地2600多亩,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共同增收。

  村里还引进浙江贝尼菲特、金葫芦等6家知名药企,建立保底收购机制,解除种植户后顾之忧。“三叶青药用价值高,市场供不应求,企业承诺包收购,最低100元一斤。”南坑源村党支部书记兰金连介绍。

  从竹林下种三叶青,到松林里育黄精,再到林下种菌、养殖、搞旅游,松阳的“林下+”经济模式愈发多元,沉睡的深山资源被彻底激活。

  据统计,松阳县林地面积152万亩,森林覆盖率76%,林下经济利用林地超2万亩,建成省级以上示范基地9个、经营主体70个,带动3000多名林农参与,实现总产值1.46亿元。

叶江 姜焱 周敏岚

  

[编辑: 王姝]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40003 | 浙ICP备2024107310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