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产业  -> 正文

三大高能载体同步落地 北航杭研院激活低空智能发展新引擎

2025年09月01日 10:05:30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陈路漫 王萧萧

  8月29日,低空智能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大会暨滨江区低空智能产业对接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北航杭研院)举行。本次大会旨在扎实推进省级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任务专项试点,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速培育低空智能领域新质生产力。

  活动现场,三大高能载体正式落地:北航(杭州)智能无人系统概念验证中心、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任务专项试点先后启动,北航滨江低空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同步成立。

  这些平台将为低空智能产业提供技术验证、政策试点、战略咨询等全方位支撑,有效激活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北航杭研院、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政府与浙江省机场集团联合申报的《科创平台结对合作机制改革》项目,已成功入选浙江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试点名单。该试点聚焦低空智能领域,构建院企创新联合体,共同攻坚重大科研项目,通过高水平项目培育和集聚人才,依托专业梯队突破关键技术,并以实战场景验证成果、前沿技术赋能企业,全面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夯实低空智能新质生产力的基础。

  北航杭研院牵头建设的智能无人系统概念验证中心作为杭州市首批15家、浙江省首批22家概念验证中心之一,已与省机场集团、市公安局、滨江区公安局、华数集团等共建联合创新中心,开发超30个典型应用场景,初步形成“四题一评价”协同攻关机制。截至目前,中心已联合投入超7000万元概念验证资金,累计入库项目76个,培育企业36家。

  新成立的北航滨江低空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将为区域低空经济与智能无人系统发展提供顶层设计与决策支持,致力于破解空域管理、技术瓶颈、法规标准与商业化等核心问题,推动四链深度融合,担当低空经济核心智库与发展引擎。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北航杭研院如何发力?北航杭研院院长王俊表示,作为北航扎根浙江的桥头堡,研究院充分整合滨江区的区位优势、省机场集团的行业资源以及北航的科研平台与学科优势,加快推进一体化发展。例如,在人才引育方面,研究院将通过“科技副总”和“产业教授”机制促进产学研融合,打造低空领域人才高地。同时,开展复合型工程硕博士定制化培养,依托实际项目和实践导师体系培育产业所需人才。

  浙江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总经理徐壮提出,希望构建以机场集团为“出题人与验题人”、滨江区政府为“助题人”、北航为“答题人”的协同机制,共同突破低空与民航领域关键技术瓶颈,接受市场检验,打造“四题一评价”的低空样板。

  据悉,一年多来,双方已设立各类前沿预研与概念验证项目15项,研发投入突破千万元,覆盖低空运行、航空安全、智慧机场等多个领域。其中机场机坪侧人员轨迹跟踪分析系统、机场跑道表面状况监测预警系统等10项成果已在杭州、宁波、温州等地的机场试点应用,真正推动低空智能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1

  活动现场还重磅发布低空智能新成果,集中展示诸如“具身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低空多传感器协同感知系统、低空智能网联管控平台、面向低空运行场景的空域一体化仿真平台、空中作业飞行器自主精准操控”等杭研院低空智能技术的最新产品,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引领。

  其中,由该院自主研发的“空中灵巧作业飞行器”成由无人机平台和7自由度机械臂组成,具备毫米级抓取与厘米级定位精度,可应用于应急救援、反恐防爆等复杂场景。“它相当于一个可远程操作的‘飞行机械臂’,在人车难以抵达的高危环境中替代人工执行精细操作。”朱灶旭博士向记者介绍,该飞行器突破了“浮动基座、质心偏移”等关键技术,部分性能指标国际领先,已在多个实战场景中得到验证。

  大会还举行了多项签约仪式,共有14家政产学研单位参与,签署6项合作协议,聘任产业教授6人、科技副总4人,进一步推动“四题一评价”机制落地,构建低空智能产业生态共同体。

记者 陈路漫 通讯员 王萧萧

[编辑: 王姝]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40003 | 浙ICP备2024107310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