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论坛新帖  -> 正文

浙江省伦理学会2025年年会暨“人工智能时代的伦理研究与浙江实践”学术研讨会举办

2025年09月15日 19:06:53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钭利珍

  9月13~14日,浙江省伦理学会2025年会暨“人工智能时代的伦理研究与浙江实践”学术研讨会在温州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浙江省伦理学会与温州医科大学共同主办,温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与管理学院、中国伦理学会健康伦理学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温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等承办。国内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学术团体等机构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参会,共同探讨伦理发展,汇聚学界智慧,为构建负责任、向善的人工智能未来贡献浙江的伦理思考与实践经验。

  浙江省社科联社团处处长黄获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重塑着世界。AI的快速发展对伦理学提出了严峻挑战,同时也为重构伦理理论、创新研究方法提供了机遇,为伦理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与使命。他强调,浙江省伦理学会要加强跨学科对话,推动伦理学者与技术专家、政策制定者、企业界的深度合作,共同构建符合技术规律与人性需求的伦理准则;要聚焦“浙江实践”,结合本省数字化改革和科技创新前沿,开展针对性研究,为省域治理提供伦理支撑和决策参考;要致力于伦理知识的普及传播,提升公众的伦理意识,营造技术向善的社会氛围。

  中国伦理学会健康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温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主任吕一军教授介绍,温州医科大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注重医学与人文社科的交叉融合,多年来在人文社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他强调,伦理研究的核心任务是确保技术始终以“以人民为中心”为导向,伦理研究是确保技术以人为本的重要保障,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促进学术交流,探索人工智能与伦理道德的平衡路径。他呼吁专家学者以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深入探讨人工智能与伦理道德的和谐共生之道,使技术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民,希望本次研讨会能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

  浙江省伦理学会会长、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教授在《风起东海潮涌之江:谱写浙江伦理学事业新篇章》专题演讲中,简要回顾了浙江省伦理学会过去一年的工作成就。他介绍,学会秉持“学术立会、制度治会、开放兴会”的理念,全面优化了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同时,强化党建引领,深植“红色根脉”之伦理情怀;立足浙江,持续深化了学术交流与伦理实践。展望未来,陈寿灿表示,浙江省伦理学会将继续以学术研究为基础,以社会服务为导向,构建伦理研究与服务社会的矩阵体系,推动伦理学与社会发展互促共生,为新时代浙学注入伦理力量,为浙江乃至全国的伦理学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会上,浙江省伦理学会中医伦理分会揭牌成立。陈寿灿向中医伦理分会秘书长汪向红授牌。据悉,浙江省伦理学会中医伦理分会将设立在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次学术研讨会分为主旨演讲和大会论坛。在主旨演讲中,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天津社会科学院《道德与文明》主编杨义芹以《人工智能时代应用伦理学建构的原则》为主题,提出人工智能时代应用伦理学需遵循以人为本、公平公正、立足中国实践三原则,要坚守人类主体性、保障AI服务全体、结合“仁”“礼”“和”传统思想解决本土问题,为全球提供中国经验。

  中国伦理学会健康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温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主任吕一军在《人工智能时代数字人文胜任力的构建》的主题分享中指出,AI重塑医疗生态,远程医疗、AI诊断等技术普及的同时,引发出医患沟通减少、算法偏见、人文关怀缺失等问题,医学教育需构建“数字人文胜任力”,整合技术驾驭、伦理判断与人文关怀能力,以虚实融合场景等重塑范式,培养兼具技术能力与人文温度的新时代医者。

  山西省伦理学会会长、山西大学哲学学院刘美玲作《机会平等与医疗可及性:丹尼尔斯理论对“飞刀医生”的伦理辩护》主题分享。她认为“医生飞刀”本质是基层对优质医疗资源的自发寻求,能提升医疗机会可及性,虽存争议,但可通过规范化管理控制风险,治理需短期规范、长期赋能基层。

  中国伦理学会健康伦理学专委会荣誉主委李恩昌在《关于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体系的健康伦理学的几个问题》演讲中提到,健康伦理学是中国实践诞生的交叉学科,突破传统医德范畴,当前面临国际话语缺失等问题,需守正创新、结合传统文化、强化全球视野,构建问题导向的学科体系。

  浙江省伦理学会副会长、浙江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冯昊青教授作了《AI时代我们应该如何思考德育》的主题分享,他认为在弱AI时代,德育面临传统知识型教育被取代等挑战,也迎来转向创新能力培养的机遇,德育需扩大研究领域、改变教考方式,凸显知行合一。

  陈寿灿以《中华传统伦理的浙学转向》为题作主题演讲。他指出,随宋室南迁,中国传统儒学重心由齐鲁入江南,理学、心学与实学相继在江南碰撞、交融与新生,完成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某种转型,即由崇尚天道转向推崇人道,由崇尚礼制转向推崇心性,由格物致知转向知行合一,由重义轻利转向义利並举,从而形成“理性- 事功”伦理形态,滋养了浙江精神。

  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曾建平作精彩点评。他表示,六位教授的发言紧扣大会主题,构建起理论、实践、地域相互支撑的学术框架,全面围绕人工智能时代伦理研究的核心命题,又紧密结合浙江实践的需求,为后续学术探索和实践推进提供了清晰的路径,这也预示着未来浙江伦理学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他期望,强化浙江哲学智慧的具体转化,凸显浙江案例的全部意义,构建政产学研伦理共同体,真正让伦理研究成为推动浙江高质量发展的软基建。

  在大会论坛上,学者们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伦理研究与浙江实践”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研讨。

  活动期间,参会专家学者还走进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等,进行文化考察。

  通讯员 钭利珍

[编辑: 王姝]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40003 | 浙ICP备2024107310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