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产业  -> 正文

3分钟与40分钟的生产力转换

2025年09月18日 11:45:35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沈兴国 陈浩飞

  当下,正是香榧成熟收获季,却让绍兴嵊州市的很多榧农犯了愁——家里几千公斤香榧如何采运下山?成本高、效率低、山路难行、体力不支……这些因素成为了香榧采运的“拦路虎”。

  近日,在嵊州市吕岙村,一架无人机的出现轻松化解了榧农的这个问题,并成功实现3分钟新质生产力与40分钟传统生产力的转换。

  嵊州是著名的中国香榧之乡,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会稽山古香榧群的核心区,全国首批19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香榧是当地村民家里的“摇钱树”。如今,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是:老人多、年轻人少,人工贵、利润薄,香榧采运如果采取传统的人工挑运模式,人力上严重不足,这无疑会导致香榧不能及时采收,如遇雨水天气还会对香榧品质、售价产生影响。

  从吕岙村走出来的大学生黄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们村的300多户农户几乎家家都有几千公斤香榧要采收,我要用科技手段为乡亲们办点实事!”始于这一初心,黄鑫在绍兴滨海新区创办了绍兴山飞镖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后,黄鑫立即推出无人机专业团队化吊运服务,帮助山区榧农运送香榧。谷来镇郑坞坑村农民郭兴祥就是受益者之一。郭兴祥是家庭主要劳动力,偏偏在采收香榧这个节骨眼上,他的脚受伤了。当得知黄鑫公司推出了无人机吊运业务,郭兴祥毫不犹豫地下了单。吊运那天,只见无人机升起、飞行、降落……差不多十个来回,耗时约1个小时,就把他请人采摘的1700斤香榧全部运到了山下,所花费用远远低于人工。省时省力又省钱,郭兴祥切实实地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力量。

  据了解,“山飞镖局”这一暖心服务推出仅4天,便已完成20余单采运业务,还有不少农户向黄鑫预约,目前订单已经排到了一周后。据介绍,该公司已与谷来镇吕岙村等四个村庄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为村集体培训飞手,帮助更多村民吊运物资,让科技真正扎根农村、服务农民。

  吕岙村党支部书记黄军良表示,无人机的出现对年老体弱的村民来说是“雪中送炭”,一旦合作进一步铺开将使更多村民受益。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沈兴国 陈浩飞)

[编辑: 王姝]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40003 | 浙ICP备2024107310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