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古都衢州,有这样一位长者,他告别了曾经奋斗、曾经努力的办公室,却开启了一段更为忙碌、同样充满光彩的“第二职业生涯”。
他,就是备受尊敬的唐裕民。自1985年分配到建行衢州分行以来,唐裕民始终听党话、跟党走,牢记国有大行的职责使命,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专业性,全身心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
退休后,他担任离退休党总支书记,依然保持着对党、对建行、对当地发展的深厚感情和责任感,践行“人可以退休但共产党员永不会退休”的朴实承诺,以一颗赤诚的丹心、一份不减的热情,将衢州分行离退休党总支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和温暖的党员之家,在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新生力量、赓续金融文脉的新征程上,继续书写着一名老党员的忠诚与担当。
凝心聚力,让流动的党旗高高飘扬
离退休党总支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党员们年事已高,居住地分散,组织管理难度不言而喻。面对挑战,唐裕民没有退缩,他坚信:“党员流动,组织不能散;人员分散,学习不能断,党性不能弱。”
唐裕民十分注重自身党性修养,始终把党员意识立于心中,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并致力于传播党的“好声音”。他主讲的党课《强国复兴的科学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全面,重点突出,深受好评。在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他针对不同群体个性化需求,差异化备课、分众化宣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冲锋号》等系列课程,促进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他史实相融,精心组织《坚定历史自信汲取奋进力量》等课件,并创新采用“情景党课”形式,在红色旧址、烈士陵园讲述三衢大地的革命故事,引导党员提升党性修养,汲取奋进力量。
构建“云端”堡垒,跨越时空阻隔。唐裕民敏锐地意识到信息化手段的重要性,带头学习使用智能工具,建立支部线上群组,使“线上支部”异常活跃。定期推送学习资料、组织线上讨论,让身处各地的党员“齐聚一堂”,实现了“人在四方,心在一处”。
做实“网格”管理,传递组织温暖。线上活跃的同时,线下的关怀更为细致。他划分“联络小组”,形成“关爱网”,要求定期了解成员情况。无论是生病探望还是困难帮扶,他总是第一时间响应。佳节聚会、“送学上门”更是常态,让每位老党员都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激发“银发”活力,贡献余热生辉。唐裕民认为离退休党员是宝贵财富,鼓励大家发挥余热,讲传统、献良策、做公益。在他的带动下,支部老同志们焕发新活力,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
言传身教,让精神的火炬代代相传
唐裕民深知分行的未来需要年轻一代去开创。他将培养新员工作为己任,以其人格魅力和实践经验,成为青年员工的“引路人”。
课堂上的“历史教科书”。他的“党史与行史”课是新员工必修课,用鲜活的故事讲述党史和建行奋斗历程,让新员工理解建行文化的根与魂。
实践中的“活字典”与“导师”。他乐于与年轻人交流,为他们指点业务迷津和人生困惑,教导他们坚守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敬畏风险,永葆廉洁。
行动中的“无声榜样”。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待人谦和真诚、生活俭朴却乐于助人,其言行本身就是生动的教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员工。
薪火相传,让历史的根脉深深扎牢
唐裕民高度重视建行传承,主动挖掘建行发展“好故事”。他意识到抢救行史的紧迫性,主动请缨,牵头筹办分行行史办公室。
亲力亲为,开启“寻根”之旅。面对无场地、无经费、无专职人员的困难,他凭借威望和干劲,争取支持,动员老同志组成志愿者团队,开启了行史挖掘工作。
千里奔波,抢救“活”的史料。他不顾年事已高,制定计划,带队寻访分散各地的老领导、老同事,耐心挖掘、核实每一个细节,抢救宝贵的“活化石”。
精益求精,筑起“信史”丰碑。他对行史工作严谨求实,广泛征集实物资料,交叉验证史实,带领团队整理、分类、数字化保存海量资料,为分行筑起“信史”丰碑。他“走出去”制作访谈视频,“坐下来”集中专访,发动同事捐赠“老物件”,用泛黄的照片、斑驳的算盘连接过去与现在,唤醒浓浓的建行情。
情系桑梓,为地方发展建言献策
在建行衢州分行职业生涯中养成的实事求是作风,让唐裕民学会以广阔视角看待当地发展。退休后,他依然注重调查研究,不畏辛苦,经常深入衢州城乡开展田野调查,用心观察发展中的痛点堵点难点,思谋破解之道。
唐裕民积极向当地政府、政协等部门建言献策,撰写了《关于建立衢州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建议》《把城墙修长,让历史厚重——关于一体化修缮衢州古城墙的建议》《我对文旅兴衢的几条微建议》等多篇建议,其中《关于在衢州市柯城区航埠镇与沟溪乡之间建设北淤大桥的建议》已纳入“十五五”规划。这些凝聚心血的“金点子”,有的获得市领导批示,有的入选市两会提案,有的已转化为施政行动,为地方发展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书香润心,以文化人涵养新风
唐裕民爱看书、爱学习,“挑灯夜读”是他的常态。他经常与同事交流心得体会,分享好文章,希望帮助员工拓宽视野、提高素养。他还向建行衢州分行捐赠了政治、历史、文化、经济、金融、法律等各类书籍约200册,大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让阅读成为分行的一种文化。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裕民以其退休后的默默耕耘和无私奉献,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的高贵品格,看到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价值追求。他就像一位辛勤的园丁,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着离退休党总支这片园地,让银发生辉;他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分行的过去与未来,让精神永续;他更像一面旗帜,引领着后来者砥砺前行。他的事迹,平凡中见伟大,细微处显精神,值得我们深深敬仰和学习。
通讯员 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