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第十二届中国转型发展论坛在杭州举行。活动由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主办,浙江省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会、中诚信绿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杭州榜置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本次论坛以““内卷式竞争”下企业可持续成长”为主题,围绕“内卷式竞争”的整治、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企业ESG提升等系列议题展开,政府及协会相关负责人、高校院所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代表等70多人出席,共同探寻现代化转型、高质量发展之路。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浙江省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会会长蔡宁在致辞中表示,内卷式竞争面临着长期竞价值与短期绩效的挑战和系统共赢与个体最优的挑战,内卷式竞争的整治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将社会责任和ESG治理融入战略思维,实现员工客户、供应链伙伴、环境社会的价值共享与共生共赢。

在主题演讲环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直属的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研究员龙海波作《整治“内卷式”竞争也要警惕“内卷”外化蔓延》主题演讲。他从如何看待“内卷式”竞争、“内卷”外化主要表现、如何构建综合整治体系等三方面进行了观点分享。他表示,利润压缩、账期拉长、合规苛严等成为当前企业出海隐忧,“内卷”外化叠加贸易、技术、绿色壁垒等外部冲击影响不容忽视。整治“内卷式”竞争,必须立足新发展格局,积极构建以“疏堵结合、长短兼顾、内外并举”的综合治理体系。
浙江省工信院能源环境绿色智造研究所副所长黄贝拉作了主题为《“新三样”如何反内卷式竞争?》的演讲。他介绍了锂电池、光伏、新能源汽车“新三样”的发展现状及当前内卷式竞争的形成动因,提出可以通过产能宏观调控、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扩大产品应用空间等策略来破局反内卷竞争。他认为,预计经过2-3年调整期,“新三样”整体供需状况有望回归至相对平衡状态。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李鹏飞就《反内卷: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进行分享。他从经济学角度提出对反内卷的思考,总结内卷式竞争的典型特征,并提出反内卷需要尊重市场力量和新消费趋势,政府可以加强对于市场垄断、产品质量等方面的监管,但要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减少对企业经营的干预,要将反内卷放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进程中,破除地方保护,为企业构建良好发展环境。
浙商证券绿色金融与ESG首席祁星作了《中国ESG投资与资本市场实践》主题分享。她介绍了二级买方市场做ESG研究的重要性、发展历程、ESG固收的投资策略及其风险,认为ESG在投资方面的有效性主要有实质性、可衡量性、市场定价三个因素。她还提出,ESG的风险需要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当前全球ESG投资市场逐渐走出震荡,投资生态圈构建需要各类参与者的共同努力。
中诚信绿金ESG解决方案部总监周美灵以《企业ESG披露与评级提升路径》为题发表演讲。她表示,ESG已成为衡量企业非财务表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监管体系正从“鼓励披露”迈向“强制披露”阶段,高质量披露是提升治理能力和获得投资者信任的核心抓手,ESG评级、指数和投资将成为推动企业长期价值与可持续竞争力的重要工具。她呼吁,企业需从单纯披露报告转向系统治理和战略融入,以数据透明、供应链责任和气候行动为抓手,构建ESG长效管理机制。

论坛上发布了《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数》和《中国上市公司ESG指数》。
《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数》指数由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发布,杭州榜置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揭示上市公司履责情况及其社会责任实践的新趋势。《中国上市公司ESG指数》发布单位为浙江省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会、中诚信绿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由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提供理论支持,杭州榜置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系统评估了全国上市公司在环境(E)、社会(S)与治理(G)三大维度的整体表现,并对浙江省样本进行了深入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企业在两个指数评估中表现突出,专家表示,这既展现了浙江企业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实践成效,也为全国ESG体系建设提供了具有推广意义的“浙江样本”。
“内卷式竞争”的整治,既需要政府加强制度法规建设,营造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也需要企业从社会责任和ESG角度持续发力,强化企业自律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企业可持续成长。第十二届中国转型发展论坛的举办进一步加强了企业共识,共谋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 张方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