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科普知识  -> 正文

温州大学教育学院师生闪耀2025青科会创客文化节

技术赋能科创教育 点亮少年创新未来
2025年10月31日 10:00:00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章志图

  10月25日,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万有引力π”系列活动——温州市第十二届青少年创客文化节在温州市瓯海区奥体中心开启。本届文化节以“少年π创未来”为主题,首次打造充满未来感的科创文化街区,规划“源创π、智联π、探索π、乡梦π、实践π、奇趣π、工场π”七大特色展区,设置100余个标准展位。温州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师生团队携多项教育技术前沿成果惊艳亮相“智联π”展区,通过互动体验与创新展示,生动诠释“技术赋能教育”的育人理念,斩获本届文化节“π队创新先锋”奖。

  未来街区里的教育技术“打卡热”

  互动体验点燃少年科创热情

  在“智联π”展区,教育技术学专业展位前人潮涌动,成为全场极具人气的“明星展位”之一。展位精心设计的机器人编程挑战赛与Unity虚拟现实体验区两大核心区域,以“玩中学、学中创”的沉浸式体验,成功吸引了数百名青少年驻足参与。

  在机器人编程挑战赛区,孩子们三五成群围聚在智能机器人旁,通过现场编程操控机器人完成“避障运球”“轨迹追踪”等即兴任务。每当机器人成功响应指令、精准完成任务时,现场便会爆发出阵阵欢呼与掌声。“原来编程可以让机器人听懂我的想法!”一名刚完成挑战的小学生兴奋地说。该区域通过“任务驱动+即时反馈”的互动模式,让青少年直观感受人工智能与编程教育的魅力。

  隔壁的Unity虚拟现实体验区更是排起长队。戴上VR眼镜的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在虚拟古镇中漫步探索;通过AR技术观察滑轮组运动原理时,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可视化、可操作。“太神奇了!我不仅能‘走进’古镇,还能‘拆解’滑轮组看内部构造!”一名中学生边体验边向同伴分享。教育技术系师生团队通过“VR+AR”双技术融合,将传统文化与科学原理转化为可交互的沉浸式学习场景,让科创教育真正“活”了起来。

  创新应用展台

  AI技术解锁教育新场景

  除互动体验区外,教育技术学专业展位还特别设置了创新应用成果展示区,集中呈现教育技术在心理健康与文化传承领域的突破性实践。

  基于AI大语言模型开发的心理守护对话机器人成为展台“智慧担当”。该机器人通过自然语言交互,能为青少年提供情绪疏导、压力缓解等心理支持服务,其“共情式对话”设计与精准回应能力,引得家长与师生纷纷驻足体验。“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或许更愿意和机器人聊聊。”一位陪同参观的家长感慨道。

  另一侧展出的温州本土文化AI视频作品,则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温州鼓词、瓯绣、细纹刻纸等非遗文化进行数字化呈现。视频中,AI不仅还原了传统技艺的制作流程,还通过动画演绎与语音讲解,让古老的非遗文化焕发年轻活力。“原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可以这么酷!”一名小学生体验后表示,要向同学推荐这些"会说话的非遗”。

  这些创新应用不仅展示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技术赋能教育”的育人成果,更通过具象化的场景,让参观者看到人工智能在心理健康辅导、文化传承教育中的广阔前景,为青少年科创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本。

  荣誉见证实力

  以创新实践赋能教育未来

  凭借富有吸引力的互动体验与前沿创新的应用展示,教育技术学专业展位成为本届文化节中“科技+教育”融合的标杆案例。现场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此起彼伏的惊叹声,以及青少年们自发围聚讨论的热烈场景,生动诠释了教育技术学专业“以技术推动教育变革”的核心使命。

  经过组委会综合评审,温州大学展位从百余个参展单位中脱颖而出,荣获本届文化节“π队创新先锋”奖。这一荣誉不仅是对教育技术系师生团队创新实践的高度认可,更是对温大教育学院“技术赋能教育”办学理念的充分肯定。

  “这次参展既是展示,更是学习。”教育技术系带队教师章璐表示,“我们将以此次创客文化节为契机,继续深化教育技术与各学科的融合创新,开发更多贴近青少年需求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培养具有数字素养与创新能力的未来人才贡献教技力量。”

  未来,教育技术系将持续聚焦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探索“教育+科技”的更多可能性,让技术真正成为点亮青少年创新思维的“火种”,为温州乃至全国的科创教育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通讯员 章志图

[编辑: 王姝]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40003 | 浙ICP备2024107310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