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产业  -> 正文

沃野融碧海!农文旅融合打造海岛共富新样本

2025年10月31日 15:55:29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谷宇 岱宣

  近日,浙江省舟山市“海岛乡村画廊”重点村片区运营路演大赛在岱山县举办。7个滨海村落联合面向全省招募运营团队,经过激烈角逐,《龙头盐选,岱东共富》等3个优质项目荣获金奖。这场赛事不仅为海岛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更彰显了岱山在探索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创新实践。

  在岱山县高亭镇石马岙村,连片农田整齐划一,金色的草垛点缀其间,展现出一幅丰收的美丽图景。今年,高亭镇以“农耕乡韵”发展支轴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千亩农田流转与标准化整治,将分散的土地整合为绵延约3公里的现代化农耕经济带。据介绍,通过四个月的努力,全镇完成1246亩土地流转,其中806亩由县农业发展集团统一经营,其余土地精准配置给本地农户,实现了规模化发展与农民增收的良性互动。

  高亭镇还全面推进农房风貌提升、管线整治、景观打造等人居环境改善工程。目前,沿线150幢农房完成立面改造,田园景观层次愈发丰富,富有特色的乡村休闲空间初步成型。

  位于岱东镇龙头村与沙洋村交界处的鹿栏晴沙田园综合体,如今已成为当地的“网红打卡地”。橘色烟囱造型的咖啡馆、由农房改造的特色街区和陶艺馆相映成趣,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体验。一名再次到访的游客表示:“过去的村路狭窄,土地分散,房屋陈旧。现在这里焕然一新,充满了文化气息。”

  岱东镇通过党建引领、村村联动、村企协作的模式,创新推行“书记带着书记学”机制,扎实推进“半海半田半片街”建设。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1550亩土地流转,形成近2000亩规模化田园,实现“大田、景田、海田”协同发展。更值得欣喜的是,二十余栋盘活的废弃宅基地引入了陶艺、咖啡等多元业态,成为青年返乡创业的热门选择。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沙洋—龙头片区已接待游客超过5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50余万元。

  沙洋村党总支书记钟岱红分享了村民夏某的成功案例:原先3亩地仅零星种植萝卜,年收入约四五千元,现在依托订单农业,仅种植萝卜一项就可收入24000元,加上花生、西瓜等作物,年收入显著提升。“未来我们将深化‘旅游+体育’融合,拓展风筝、马拉松等业态,推动沙洋晒生品牌化发展。”钟岱红补充道。

  岱山的乡村振兴不仅注重硬件投入,更着力于机制创新。通过建立“农业企业+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推行“保底租金+经营分红”模式,鼓励村民以资金、劳务、闲置资产入股“强村公司”,岱山正走出一条以土地连片流转为特色的共富新路径。

  去年,舟山面向全国招聘的农村职业经理人中,有2人选择落户岱山。入职沙洋村的李泽幸凭借其15年规划设计经验,积极参与鹿栏晴沙田园综合体的规划运营,推动“鲜游晴沙”区域品牌建设,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拓宽了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

  今年,岱山县着力打造的“农耕乡韵”农文旅发展支轴全长约17公里,辐射3镇11村,涵盖产业振兴、风貌提升、和美乡村建设、高标农田增效等多个板块,构建起“一轴三带五区”的融合发展格局。

  岱山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修海峰表示:“农村职业经理人为乡村发展带来了专业力量。我们期待通过路演大赛,吸引更多优秀团队扎根岱山,共同推动项目高质量发展。”

  从高亭镇石马岙村的田园整合,到岱东镇龙头村的业态创新,岱山正以“农耕乡韵”为主线,推动资源优化、人才集聚、机制创新,在这条山海相依的发展轴上,一幅生动的海岛共同富裕新图景正缓缓展开。

  通讯员 谷宇 岱宣

[编辑: 王姝]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40003 | 浙ICP备2024107310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