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银行  -> 正文

构建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匹配的金融体系

2018年02月13日 10:58:01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吴黎华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金融则是实体经济的血脉。

  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使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是过去几年来中央一直在强调的重要思想。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十九大报告也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在这个有机整体中,金融是重要组成部分,要构建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匹配的现代金融体系。

  一方面,金融要回归实体本源,不能脱离实体经济自我繁荣。这也是金融系统防范风险发生的根本举措。2012年以来,为了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我国加快了金融自由化改革。在实际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混乱的情况。金融业规模在中国经济中的占比急剧上升,反而对实体经济产生挤压效应。与此同时,影子银行规模急剧攀升,网络借贷野蛮生长,证券市场创新层出不穷,大量过剩流动性在一个个市场间左冲右突,不停地制造暴涨暴跌。整个金融系统呈现出脱离实体经济、自我繁荣、畸形发展的倾向,潜藏系统性风险。

  2016年7月26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抑制资产泡沫”。在此后发布的一系列文件中,中央对金融系统的定位和其在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有了清晰的表述。金融业本质上要服务于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才是金融业的根源,不能脱离实体经济而自我发展,金融业的发展、改革、开放、创新都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与此同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也成为当前整个金融系统的重要任务,从今年“一行三会”监管工作会议来看,打好防控金融风险攻坚战被摆到极其重要的位置。

  另一方面,现代化经济体系也对金融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味着更集约、更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意味着更加优化的经济结构,经济的内生性增长动力更加充分。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实现上述目标,金融系统需要相对应地进行改革和调整。

  对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金融系统要坚持以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企业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方面发挥金融支持作用,要在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中发挥支持作用,把更多的资源倾斜到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

  对于增强经济的内生性增长动力,金融系统要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上进行改革。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新材料、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新兴行业上,金融资源要给予重点支持,在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方面,金融系统也要发挥支持作用。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受制于旧的体制,一些新兴企业在境内融资上市还比较困难,导致大量的优质企业资源在境外融资上市。对此,金融系统应当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使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在境内能够得到便捷、快速的金融资源支持,快速发展壮大,增加整个经济的内生性增长动力。

  当前,金融业需要在正本清源、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发挥对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支持作用,过去曾出现的金融体系内部膨胀、脱实向虚、资金空转等现象不能重演。吴黎华

[编辑: 王姝]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17371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70005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