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人物  -> 正文

丁列明:让国产抗癌新药造福百姓

2018年04月13日 11:16:34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

  从0到1,是质的飞跃。

  成功研发我国第一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埃克替尼,打破国外在这一领域的专利和技术垄断,2010年,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列明完成了这一质的飞跃。

  丁列明,30余年来一直从事肿瘤分子生物学和临床肿瘤病理学研究,在抗肿瘤靶向药物研发,尤其是小分子靶向药物研发、平台建设和产业化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有力推动了浙江省乃至我国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2018年4月11日,丁列明被授予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

  时光是最好的磨练,刻苦则是最生动的注脚。这个从山村中走出来的农家孩子,在启程之初,根本不会想到,日后会成为中国肺癌病人的生命救星,成为中国医药企业创新发展的启明星。

  他是一个“疯子”,放弃美国绿卡和惬意的生活,回国研究抗癌新药。他亦是一个坚持者,负债累累,依然坚忍不拔,最终埃克替尼成功上市。

  丁列明说,他始终记得这一天:2002年,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机场,泛美航空公司的班机送他回到中国,结束了长达10年的美国生活。

  被问到当初选择从事肿瘤靶向药物研发领域的原因,丁列明告诉记者,一方面是因为自己长期从事分子生物学和肿瘤病理学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是,肿瘤已经逐渐成为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患者迫切需要有效的治疗手段。“像在我们国家,每年有400多万的新发癌症患者,而死亡达300多万。在浙江,每半小时,就有一人因为肺癌去世。在抗击肺癌的领域,靶向药是目前为止效果最好的药物,所谓靶向药就是指药品只会‘杀死’癌细胞,而留下好的细胞。这种药物完全改变了之前化疗‘宁杀三千,不放一个’而带来巨大副作用的局面。如何寻找高效精准的肿瘤治疗方法成为医学界的重大课题,成为了我们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2002年,丁列明与几位留美博士经过实验室无数次的化合物设计和筛选,找到了一款具有生物活性的肿瘤靶向先导化合物,2003年,丁列明团队在杭州创办了贝达药业,研究方向是埃克替尼项目,针对的是肺癌。经过近十年的克难攻坚,2010年完成临床研究,2011年埃克替尼获批上市,如今已经造福16万多晚期肺癌患者,2016、2017连续两年销售突破10亿元,累计销售超过45亿元,并荣获了我国化学制药行业的首个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白手起家,想要突破质的飞跃,难!从技术、资金、审批、产业化到临床推广,困难不计其数。刚起步时,丁列明团队只有500多万元的启动资金,没有设备家当,白手起家。从分子、细胞水平的化合物筛选到动物肿瘤模型的药效验证,从化合物合成到动物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以及安全性评估,在整个候选药物化合物的筛选过程中,丁列明团队反复地推翻、重建,经历了极其艰辛的探索。“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一度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险境,危急关头,杭州市余杭区政府雪中送炭,提供1500万元帮扶资金,才使得试验顺利进行,才有了后来的故事。”丁列明告诉记者。

  在埃克替尼的市场应用过程中,丁列明坦言遇到过非常多的困难,包括药品招标难、进医保难、医院进药难等等。“2016年埃克替尼参与首批国家药品价格谈判,2017年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尽管被纳入国家医保,埃克替尼还未能全面进入医院销售。因此,我一直在呼吁,希望国家能够从产业发展全链条的角度,继续加强对创新的支持,更加重视产业后端特别是市场准入方面的支持,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让新技术新产品尽快进入市场,让百姓真正用上科技创新的成果。”

  目前,丁列明累计主导参与了近40个新药研发项目,丁列明表示,除埃克替尼项目之外,还有30多个创新药项目处于研发阶段,其中有7项已经进入临床试验,特别是Ensartinib和CM082项目同时在国内外开展大型三期临床研究,有望成为由中国企业主导全球同步上市的创新药。

  科技成果只有真正惠及民生,才能彰显意义、发挥价值。丁列明一直都把为中国百姓做更多吃得起的好药作为企业的使命。毅然决然,丁列明投入了公益事业,截至今年3月,贝达药业已累计向5万余名患者赠送价值近70亿元的药品,受到患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同时,为了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同胞共享医药科技创新成果,2016年,贝达药业向新疆捐赠价值1000万元的埃克替尼药品,并组织员工赶赴西藏,为藏区患者办理后续免费赠药。

  丁列明告诉记者,未来,他们将继续沿着自主创新的路子,加强“自主研发、战略合作、市场销售”三驾马车的协同发展,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构建完整的医药创新体系,重点针对恶性肿瘤、糖尿病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强化源头创新和转化研究。同时,他们将不断与国内外领先的制药企业深入合作,共同致力于自主创新药物的研发,努力为全球百姓创制更多普惠良药。“此外,我们还在全力打造贝达发展的‘第四驾马车’——贝达梦工场,建设专业的医药创新创业平台,为初创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帮助更多的科学家实现创业的梦想。”

  丁列明强调,国家的科技创新和人才政策越来越完善。“可以说,我国科技创新迎来了新的发展春天,让我们信心更足、方向更明、干劲更大。未来一个时期,我们将继续朝着‘总部在中国的跨国制药企业’这个目标不断努力,奋力续写中国制药企业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本报记者王菁

[编辑: 李伟民]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17371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70005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