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人物  -> 正文

万福祥 一支“仙草”带着农民奔小康

2018年06月22日 09:31:21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

  青山、绿水、碧海拥抱着的北团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坐落于海盐县东南沿海的秦山镇。这里东临杭州湾,3000多座种植芦荟的钢管大棚巍巍壮观。而它的主人,就是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第十二届金牛奖获得者、全国科普惠农新村带头人万福祥。

  见到万福祥是在他的万奥农庄。黝黑的脸、粗壮的身材,话中透着坚定、朴实,但又不失幽默、智慧,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悉,采访前夕万福祥刚获得了浙江省第十二届浙江乡村振兴带头人金牛奖,这也是海盐县第一位金牛奖获得者。

  找到仙草,让传统农业变成现代农业

  2000年,万福祥43岁,任秦山镇农科站副站长。在家人看来,农科站工作轻松,收入稳定,是这个年纪的最佳选择。但是,万福祥却不愿意享这个清福。

  2000年5月,秦山镇街道有关领导找万福祥谈话,希望万福祥去该镇北团省级农业示范园区做落实工作,并首先要拿出一个100亩左右的效益农业规划方案。

  万福祥听从了领导的安排,虽有压力和得失,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了。但是这100亩种什么呢?种水稻,种棉花,种蔬菜吗?那经济效益肯定不理想。

  万福祥在临时办公室里苦苦思索与寻找。正在纠结苦闷之时,2000年第四期《新农村》杂志封面上的一种从未见过的植物——美国库拉索芦荟,似乎让他豁然开朗。

  “美国库拉索芦荟,被西方看作‘仙草’,它是集食用、药用、美容兼观赏为一体的宝贝呵,是21世纪最佳食品哪!”万福祥动心了。就在这一年,万福祥决定要种芦荟,虽然家人都不支持,但万福祥有自己的理由和坚持:“我想到要种芦荟是因为当时看到整个秦山地区传统农业附加值很低,包心菜卖不出去的时候只有5分钱,有的直接烂在田里面。我想把传统农业转变成效益农业,提高农业附加值。”

  说干就干,万福祥试着先承包了8亩地,一个人跑到萧山进了芦荟种苗。但是,第一批芦荟种下去,万福祥就傻眼了。

  “种下去的时候正好赶上6月中下旬,温度偏高,种下去2个月芦荟缩根了,苗都全部黄掉了。晚上睡不好觉,饭也吃不下,压力很大。”万福祥说。芦荟种苗一黄就黄了2个月,为了弄清原因,万福祥去书店查资料,跑到浙江省农科院,甚至跑到上海交大找芦荟种植专家请教,最后“冷”与“热”的难题终于迎刃而解。

  共同富裕,打造中国华东芦荟第一镇

  芦荟试种成功,万福祥不但第二年就收回成本,还赚了钱。

  周边农民看到万福祥种芦荟赚了钱,都纷纷上门求教。万福祥责无旁贷地将一年来的栽种心得一五一十地告诉他们,指导农户们栽种芦荟。

  现代大农业怎么搞?特别是海盐人多地少,如何才能让广大农民增收?这问题总是盘旋在万福祥的脑海中。“我率先种芦荟,广大农户跟着我干,这规模庞大的芦荟大军不把他们组织起来,是干不出大农业的。”

  站在芦荟园一个高土墩上,眺望着1000多亩的库拉索芦荟和3000多座钢管大棚,万福祥的心头既喜悦又忧愁。喜的是,当初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引领、扶持农户们科学种植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经过两年的努力已初见成效。忧的是,这支芦荟大军犹如散兵游勇,碰到一场不大的台风就一蹶不振了。“必须把专业户组织起来,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才能战胜灾难。”

  想到这里,万福祥眼睛亮了:栽种芦荟要上一个台阶,必须摆脱“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必须走上新时期的合作化道路。

  万福祥的想法得到了镇上领导的肯定,也得到了几位专业户的支持。2003年5月18日,秦万芦荟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了。

  第一批社员15人。有了合作社,专业户有了主心骨。大家互相取经,取长补短,献计献策。村民出人、出地,合作社保障技术、销售、品牌、统一管理。当年底,第一批芦荟卖了13000元。

  随着效益一年年提高,社员们希望扩大芦荟种植面积,但承包土地需要资金,万福祥就想办法帮社员“融资”。考虑到老百姓钱也不多,所以以秦万农业合作社为主体贷款了150万,然后发放到农民手中,去种植芦荟。

  不忘初心,共同富裕!如今,栽种芦荟的专业户,似滚雪球,越滚越多。

  产业融合,形成农业旅游结合新模式

  2010年10月,“中国·海盐首届秦山芦荟文化节”在秦山镇隆重举行,与会代表看到上千亩芦荟大棚,都情不自禁地赞叹:好一个芦荟之乡。就在这次大会上,秦山镇被誉为“华东芦荟第一镇”!

  十几年来,芦荟种植技术、销售渠道、芦荟新产品研发……问题一个接一个出现,万福祥一个接一个解决。合作社芦荟种植面积也从最初的8亩增加到现在的1200亩,社员从原本的15人发展到现在的213人,北团村也成了海盐县经济效益数一数二的村庄。

  万福祥还成立了嘉兴市芦荟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单纯种植芦荟到现在可以生产70多种芦荟饮品。同时,将三产融合,建成了万奥农庄,形成了芦荟观光农庄等农旅结合的新模式。

  “在接下来的5年时间,我们打算把芦荟产业从面积上扩大,从现在的1200亩发展到2000~5000亩,企业从现在的饮料公司得到一个新的提升,成立一个芦荟化妆品公司。把产业蛋糕越做越大,带领农民致富。”今年60岁的万福祥还有很多想法要带着村民们一起去实现。

  本报记者 姚俊英

[编辑: 李伟民]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17371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70005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