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旅行者腹泻”,是指在旅行期间或旅行之后,每天有3次或3次以上未成形的大便,或者是未成形粪便次数不定,伴有发热、腹痛或呕吐的腹泻症状。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卢高峰介绍,从腹泻的发病机理来看,引起“旅行者腹泻”的已知病原中绝大多数为细菌性致病菌,主要为致泻性大肠杆菌、志贺菌、空肠弯曲菌、气单胞菌、沙门菌及非霍乱弧菌等,其中以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感染较多。少部分为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和星状病毒等,其中以诺如病毒感染较多。极少数由贾第鞭毛虫、阿米巴等寄生虫感染引起。一般来说,这些导致腹泻的病菌,主要是通过摄入携菌食物,如生冷的食物、常温下久置的熟食、加冰块的饮料,以及用未经处理的“自然水”洗漱等。这些病菌侵入人体后,由于旅行者经历长途奔波、鞍马劳顿以及环境剧变等导致免疫力下降,继而感染旅行者腹泻病。
卢高峰提醒,外出旅行之时,一定要做好预防腹泻的准备:第一,注意饮食卫生,旅行者应避免食用除水果和蔬菜之外的其他生食,不要饮用非瓶装饮料和未经消毒的奶制品。保证餐具充分消毒,勤洗手。第二,多休息,注意增强免疫力。旅游时舟车劳顿、时差、饮食习惯与生活环境的改变、精神体力疲惫等,都可导致免疫力降低,也是腹泻的重要发病诱因,旅游时应尽量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第三,注意保暖。在车路上和夜间休息时要做好保暖措施,尤其是注意避免腹部受凉。此外,可以服用益生菌或益生元作为预防措施,以防感染。益生菌是活体微生物,有助于消化和提高感染防御能力。益生元则是类似纤维的物质,可以促进消化系统中益生菌的生长。益生菌自然存在于发酵食物中,比如酸奶、奶酪、面包、酸菜以及味噌汤等。它们对身体无害,可抑制引起胃炎的微生物。
卢高峰表示,若旅行者因腹泻出现脱水情况,可口服补液盐,每次大便后饮200毫升,分次小口饮入,是免用药物又能尽快恢复的“妙法”。发生腹泻后,不要采用所谓的“断食疗法”,而应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一定要注意清淡饮食,避免油腻、高蛋白食物。腹泻症状较重时,如伴发热、黏液脓血便或严重脱水等,或者持续时间较长如超过一周者,以及老年人、婴幼儿、免疫功能低下者和罹患多种慢性疾病的患者,则需及时就医。彭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