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人物  -> 正文

每一张病理报告单,就像是一张判决书

——病理科医生的一天
2018年08月14日 10:31:52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张巧琴 王屹峰 郑林峰

  如果患者身上长了一个肿块,到底是不是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有没有扩散?回答这些问题就要依靠病理诊断。

  “我们不直接接触病人,但我们科室签发出的每一张病理报告单,对于病人来说,就像是法院的判决书。”浙江省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孙文勇说,“报告单上的每一个字都凝聚着病理科医生的能力、经验、责任心,以及扛着的压力。”

  泡在福尔马林气味里工作

  一靠近浙江省肿瘤医院病理科的工作区域,距离巨检室好几米远,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福尔马林气味。早晨7时30分,病理科在孙文勇的带领下全员到岗了,开始了当天的工作。

  “工作量大啊,除了这些昨天送过来的标本必须要今天完成,等9时手术室那边的第一台手术开启,还会有需要术中快速诊断的鲜活样本源源不断送来,病理科必须提前做好各项准备。我只能要求大家提前上班了。”孙文勇说。

  巨检室负责病理中心的第一道工序:取材。患者在手术后的组织标本就送到这里,由取材医生对其进行切块,进而制作成标本切片,用于后续对肿瘤细胞或病变组织的“断案”工作。

  所有的病理标本都浸泡在福尔马林溶液中,由于福尔马林易挥发,取材医生站在取材台前,虽然有口罩、帽子、隔离衣层层武装,但依然挡不住福尔马林刺鼻的味道。“时间一久,鼻子都麻木了。这样反而好,习惯了,就能更专注手里的工作,效率更高。”

  每一份标本,都要不厌其烦地再三核对,详细记录其性状大小,颜色质地,有无异常。浸泡之后的人体组织除了气味令人作呕,更有着令人毛骨悚然的“外表”,病变的胃,海绵状的肺,也有颜色发黑的肠道……取材医生都要仔仔细细地翻看,查找出几厘米甚至毫米大小的病变部位,切取出来制作成切片。

  取块的人体组织经脱水、浸蜡、切片、染色后,制作成标本,交给初检医生进行阅片。检验医生的工作就是用显微镜观察一份份标本,仔细寻找、比对细胞组织,判断里面是否藏有肿瘤或病变组织,得出检验结果,然后交给上级医生阅片复查,确认无误后,一张交给手术医生和患者的病理检查报告单才会正式诞生。

  每位诊断医生的压力都如头悬利剑

  早上9时,手术室第一台手术开始,病理科负责标本送检的医生已经在手术室外等待,他要在手术室医生送出切下组织的第一分钟内接手标本,快速送往病理科,与此同时,巨检室的医生已经在切片台准备着,孙文勇也坐在显微镜前“备战”。

  “手术台上切下的组织,马上会送过来,我们切一小块染色做冰冻切片,需要半小时内给出病理报告,判断良性恶性、哪种类型肿瘤等等,开刀医生再根据报告确定肿瘤切除的范围和大小。”孙文勇说,“手术医生和病人都在手术台上等着我们的报告。冰冻特别考验病理医生。”“冰冻”是术中快速诊断的简称。

  9时一刻,手术室组织标本送出,严阵以待的病理室里,各个环节的负责医生立即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而等候的团队换成了手术室里的医生们,“如果病理室检测报告是良性,我们都可以进行手术的收尾工作,如果情况不好,可以立即根据报告,决定手术怎么继续,病变的器官是要全切还是部分切除?对于病人来说,可以免了二次麻药和二次开刀,损伤小,恢复快。”

  “良性。”20多分钟后,仔细查看了玻片的孙文勇,果断发出诊断结论,电子报告单同时发往手术室。

  由于病理科是医学诊断的“金标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每位医生都如同头悬利剑。出于对于病人的负责,让每个人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病理也常遇到疑难杂症,常需要举行专科会诊,由高年资的病理医生深入探讨。一份看似简洁的报告,其实是高年资病理医生们,经过激烈的讨论和审慎态度才确定的最终结果。

  “显微镜前一坐下,不到中午吃饭时间,几乎没有站起来的时候。” 200多例常规手术及活检标本(1300多蜡块及切片)、80多例冰冻检查、100多例细胞学样本(TDT、胸腹水、穿刺)、50多例免疫组化检测(400多切片)、10多例分子检测(30多项)。以上这些是病理科医生们一天的检测工作。此外,他们还要在主任医师的带领下,参与50例以上的院内会诊,多次省内质控中心专家会诊和远程会诊。

  诊断的最后一道把门关,我们不能出错

  “病理科医生压力大,责任重,经验的积累尤其重要。因此病理科医生的培养也需要时间的累积。”孙文勇说,一个病理科医生至少要经过5年的锤炼,才能独立完成准确率很高的诊断。

  “病理科是诊断的最后一道把门关,我们不能出错,一旦出错,后面就全错了,这样的错误不可饶恕!”但是,是人,怎么可能永不犯错?可想而知,病理科医生的压力有多大了。

  同科室的郑林峰医生已经有10多年的工作经验了,他说,“现在遇到复杂情况,我还是要请孙主任会诊,复核过再出报告。”

  病理医生被誉为doctor’s doctor(医生的医生),所有手术都要经过病理,病理报告才是临床诊断的“金标准”,没有病理报告,临床医生就不能准确治疗。孙文勇介绍,在美国,病理科医生有着非常高的地位,收入不比手术医生低。然而,国内却是另一种情况。

  “在国内,和光鲜的临床医生比,病理科医师的反差太大,工作却没有得到太多认同,劳动价值也没有得到很好体现,优秀人才流失严重,有的转临床了,有的索性改行了。这种情况在基层医院尤其明显。”孙文勇对病理科的发展心怀忧虑,他希望每个病理科医生的付出可以得到更多关注,有更多收入。他们安心下来,科室才能朝前发展,病理科学才能发展。

  本报记者 张巧琴 通讯员 王屹峰 郑林峰

[编辑: 王姝]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17371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70005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