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人物  -> 正文

丁孟德:我在“雪龙”当队医

2019年04月23日 09:59:00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

  浙江日报记者石磊沈超

  短暂休整后,丁孟德回到了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诊室。除了解答患者的疑问,他还收到不少新的提问:“雪龙号是什么样子?”“南极是什么样子?”若时间充裕,丁孟德会打开电脑说:“我做了一份PPT,你们关心的里面都有。”

  其实,对这位80后医生来说,刚刚结束的航行,并不是一份PPT就能说完的。1个多月前,他搭载的我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雪龙”号,历时131天、航行30800余海里,顺利停靠上海,圆满完成各项科考工作。

  这次南极科考中,丁孟德是“雪龙”号唯一的随队医生,也是我省首位派驻“雪龙”号的队医。

  131天30800海里,24小时待命服务

  丁孟德:我在“雪龙”当队医

  本报记者石 磊沈 超

  为国出征,满是自豪

  35岁的丁孟德,是永康市一医院的外科副主任医师。眼前的他身披白大褂,戴着黑框眼镜,或许是长时间航行的缘故,他本人和记者拿到的资料照片对比,似乎瘦了一圈。

  “去年夏天,院里转发了‘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通知,说要征招一名雪龙号随队医生。”他说,“对于南极,大家都很向往,何况是搭乘雪龙号去。”面对难得的机会,和家人商量后,丁孟德报名了。本想着应该是大城市、大医院的机会更多一些,但两个月后,他“意外”地接到通知:你入围了。激动之余,同为医生的妻子也宽慰他,会照顾好家庭和女儿,这也更坚定了他勇往直前的信心。

  2018年10月,丁孟德参加了雪龙号为期3天的东海试航。“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雪龙号,红白相间的涂装很醒目,船体有7层,舰长160多米,非常壮观。”他说,“有趣的是,试航那天遇见了‘康妮’台风,正式启程那天又遇上了‘玉兔’台风。”刚上船,他就切身体会到了太平洋并不太平的天气。

  2018年11月2日,丁孟德正式成为第35次南极科考队雪龙号的一员。“起航前,全体队员唱起了国歌。”他回忆说,“那时,我感觉自己加入了‘国家队’,为国出征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日夜待命,守护队员

  作为雪龙号上唯一的随队医生,丁孟德要为船上的科学家和船员等300多人做好诊疗服务。面对特殊的自然条件和诊疗环境,他提前做足了功课:买什么药、备多少药,都得熟稔于心;船上没有护士,他就自学输液、扎针等护理技能。

  雪龙号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装备精良。“船上有一间医务室,里头有基本的医疗设备。医生住在单人间,带热水洗浴和洗手间,相比较而言,条件算是很优厚了。”丁孟德向我们描述道。

  “为应对突发状况,我必须24小时待命。”虽说住在单间,但丁孟德的心一刻也不能放松。从中国出发经停澳大利亚,再到南极洲,一路要穿越整个太平洋,还要遭遇“魔鬼西风带”。“其实,这次穿越总体是顺利、平稳的。”他说,但即便如此,很多队员还是没顶住。

  2018年11月21日18时23分,雪龙号经过3天航行,到达东经142°、南纬60°,顺利穿越了船员们所说的“魔鬼西风带”。但丁孟德的心里,依然牵挂着一名队员。他叫小郑,18日开始晕船,头晕、呕吐得厉害,在床上躺了3天,滴水未进。21日下午,当船长通过广播告知大家已穿过西风带时,小郑却“崩溃”了——刚好又遭遇一个气旋,船体摇晃得更加剧烈。这时小郑瘫在床上,连眼睛都睁不开。

  “我判断他已出现电解质紊乱,决定输液,当配好液体准备扎针时却傻眼了。小郑体重达92.5公斤,手上的血管却几乎看不见,扎了3针才成功。”丁孟德给小郑输了1500毫升液体,服了两片茶苯海明(晕船药),小郑终于沉沉入睡,度过险情。

  晕船是远洋航行中最常见的问题。而在总计300余例诊疗次数中,丁孟德还处理了不少意外险情。一次除冰时,有位队员被冰镐划破了脸,身为外科医生的丁孟德,果断进行清创缝合……4个多月里,他完成皮下异物取出术、咽喉部鱼刺取出术、面部创口清创缝合术等临床处置15例次,完成心电图、血压、血糖等监测检查80例次,及时掌握队员的身体健康情况,为他们建立医疗档案。

  团队精神,温暖航程

  劈波斩浪,一往无前。2018年12月12日15时19分,丁孟德和队友抵达中国南极中山站。“这是我第一次踏上南极大陆,感觉人生到达了新境界,但更多的还是因祖国强大而产生自豪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仍激动不已。

  一路向南,依靠的是团队。从9月23日到次年3月21日,南极进入长达6个月的极昼天,自然环境多变,在航行中还相继度过春节、元宵节,雪龙号团队要想方设法调节大家的情绪。船上,图书馆、篮球场、游泳池等文体设施一应俱全,还时常举办卡拉OK大赛、桥牌比赛、投篮比赛、元宵灯谜等文体活动。“我喜欢打乒乓球,还拿过全队乒乓球赛第二名。”丁孟德说,船上有极地、动物、气象、地理等各方面的专家,空闲时他们会上上课,讲讲工作中的趣事。在他看来,雪龙号不仅是一艘科考船,更是一处精神家园。

  也许正是这种“家”的氛围,让雪龙号不畏艰险。2019年1月19日,雪龙船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区航行中,因受浓雾影响与冰山碰撞,船艏桅杆及部分舷墙受损。幸运的是,这次意外无人员受伤,船上设备也运行正常。

  意外让大家更加团结。“在船上不分你我,在站上不分你我,大家分工不分家。”这次经历,让丁孟德对团队的理解更深了,“其实队里并没有要求我们去做什么,但大家都会主动去帮忙,真正体现了‘同一条船上’的精神。”

  南极故事,珍藏心间

  3月12日,当雪龙号靠近祖国大陆时,丁孟德的眼眶湿润了:“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码头上的人群,特别是看到女儿举着写有我名字的牌子,这一刻的感觉,无法用言语形容。”

  靠岸后,他和前来接他的妻女久久拥抱,女儿送上自己的一幅画——《企鹅一家人》。丁孟德笑着说:“我离开时,女儿还小,就让她在网上看看南极的资料,看看企鹅,她很听话。”

  回到永康的丁孟德,又投入紧张忙碌的工作中。业余时间,他用PPT和同事们分享南极故事,空下来,心里依然牵挂着雪龙号。作为一名“老队医”,他还有些话想对下一任说,“现在如果有新医生去南极,我会告诉他,远航不易,要特别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我也会告诉他,可以增设便携式拍片机,开设心肺复苏课程,让‘雪龙号’的行程更安心。”

  丁孟德的微信头像,是一张他站在南极冰盖上的照片。他说,闭上眼,依然会想起航行的131个日夜,虽然没有参与到具体的科考工作,但能在平凡的医疗岗位上为大家服务,为雪龙号的平安归来付出,一切都是值得的。

[编辑: 李伟民]
(本文来源:浙江日报)
  • 科技金融时报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17371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70005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