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人物  -> 正文

姜培坤 35年耕耘只为诠释“教师”二字

2019年11月19日 09:52:01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

  从教35年,他始终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演绎了一个个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完美地诠释了“教师”这个光荣而又神圣的职业:从助教到博导,他始终坚持在三尺讲台,至今指导学生数以千计,不少学生考取了国内外名校硕士博士,有的已经成为行业精英和骨干;从教至今,他凝练出全国第一门土壤学精品课程,发表出版了200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6部著作,作为主要完成人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在科研领域不断攀登高峰……他就是浙江农林大学土壤学学科博士生导师姜培坤教授。

  最近,姜培坤又获得了一份沉甸甸的荣誉——由浙江省政府授予的“浙江省杰出教师”荣誉称号。这也是他获浙江省高校“三育人”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称号、浙江省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后的又一荣誉。虽然著作等身、屡获殊荣,但是姜培坤说,自己最看重的还是有没有履行作为一个大学老师的职责,有没有真正起到立德树人的作用,有没有让每一个学生都成长成才、成为有利于社会的人,有没有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没有为生活更加美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呕心沥血建设一流课程

  1985年,姜培坤大学毕业后进入浙江农林大学(原浙江林学院),成为土壤学课程的教师,成了“土专家”。土壤学,是一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的课程,既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让学生在实践生产中得心应手,这一直让土壤学老师们煞费苦心,但凭着一股韧性,他硬是在一个“土”字上做出了大文章。

  为了积累教学经验,刚刚参加工作的姜培坤,花了三年时间,坚持听了三位老教授的授课,并对土壤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总结,针对现有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课堂讨论、课程小论文等课程创新改革的设想。在老教授们的支持下,姜培坤进一步梳理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教学要求,大胆提出了综合性实验和实验、实习相结合的改革设想,使很多零星的实验系统化、综合化,提高学生们土壤分析综合技能,也让学生们在野外实践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进入实验室,有目的地开展实验,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土壤学的兴趣。

  上世纪九十年代,姜培坤的课程改革方兴未艾之时,迎来了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大调整,主要是通过各专业减少专业课课时数,增加大量通识课,来达到改传统“专才”为“通才”的目的。经过这一轮调整,土壤学理论和实践课时均减少了百分之四十左右,这无疑给土壤学教学带来了更大的困难。然而,姜培坤始终坚信机会也是挑战,由于土壤学课程早期教改研究的成果一直都有很好应用,在这次全国性的课程改革中,土壤学教学率先做到了在学时数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反而有明显提高的喜人成绩。

  到了九十年代末期,国家开始对高校课程改革大力投入,“优质课程”“精品课程”等众多课程品牌不断涌现。机会始终眷顾有准备的人,由于一直以来土壤学课程改革拥有的良好成绩,姜培坤主持的土壤学课程被列入学校第一批优秀课程(全校仅三门)。2003年,他任教的《土壤学》又被列为浙江省首批精品课程,得到重点建设资助。

  在此基础上,姜培坤一鼓作气,带领团队总结成果、撰写教改论文,与大家一起研究教学课件,精益求精,并出版了专门的教学光盘,针对不同专业进行土壤学分类教学,主编出版教材,还把教改成果应用到相近的生态环境类其他课程中。功夫不负有心人,因为课程改革研究成果突出,2005年姜培坤的教学成果“高等林业院校生态环境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获得了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的好成绩,教学团队也获得了“浙江省优秀教学团队”的荣誉称号,2006年土壤学课程又获评国家级精品课程,是全国第一门土壤学精品课程。

  有了国家精品课程,任务更加繁重,姜培坤深知,人才竞争是最后的竞争,因此他大力引进人才,充实课程队伍,鼓励老师们互帮互学,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各种办法传授教学经验,努力提升课程内涵和质量。努力付出终有丰硕回报,2009年土壤学课程组的教学成果“高等林业院校《土壤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又获得了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3年土壤学课程成为国家资源共享课。目前该课程已作为浙江省在线开放课程进行进一步的建设。

  诲人不倦,精心培育人才

  初到浙江农林大学时,教研室青年教师缺乏,繁重的实验指导任务和野外实习指导工作落在姜培坤一个人身上,常常是一个星期要指导五六个班的实验。虽然任务繁重,但姜培坤从不马虎对待,每逢实验周,他就要从周一至周六几乎全部泡在实验室里,每天都要花一半时间准备材料、仪器设备,并对每个实验进行预备试做,确保实验过程的顺利。为了使实验规范化、系统化和综合化,姜培坤主持对实验指导用书、实验作业等进行重新编写,强化了土壤学课题的实验教学,也使实验教学更加系统化。

  在指导野外实习中,姜培坤更是想尽各种办法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当时土壤学调查制图实习是一个班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共同完成八千亩左右山地土壤的土种调查和图件制作,一个小组分布面积平均在一千多亩。姜培坤为了指导好这六个小组,两个星期的野外实习中天天在山里上上下下跑,靠着自己的双脚和一辆自行车,常常是一次实习下来自行车要修理好几次,鞋子磨破不止一双,只为实地考察后能给每个学生多讲一点实践内容。

  进入二十一世纪,姜培坤开始指导研究生。十多年来,先后培养了三十多位硕士研究生,不少研究生在国外顶级期刊发表了论文,学生们的学术成果丰硕,有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省级优秀毕业生和省级优秀硕士论文等荣誉,姜培坤团队也因此获得了“浙江农林大学第一届硕士研究生优秀导学团队”的荣誉称号。

  如今,姜培坤不仅招收了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还指导了博士后,但他始终没有放弃给本科生授课,凭借他渊博的知识、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敬业的育人精神,无私奉献、诲人不倦,精心培育着各类人才。

  坚持不懈攀登科学高峰

  姜培坤主要从事林地土壤质量演变研究,重点聚焦土壤人为利用过程中有机碳含量、类组、稳定性变化规律及调控机制。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姜培坤就已经认识到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升高是导致气候变暖的直接原因,而不同利用的土地方式影响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变化,进而影响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因此,姜培坤瞄准“土壤碳过程及其调控机制”这个科学问题,开始了长达近二十年的土壤碳研究,成为浙江省最早研究森碳库的学者之一。

  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森林碳汇研究成果日益涌现。姜培坤主动对接国内外相关科学家,科学研究从土壤“碳过程”逐渐转到“碳稳定性”。姜培坤认为,土壤中不稳定有机碳可以通过矿化分解回到大气中,从长远来看,这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碳汇,只有稳定的土壤碳才是碳存贮(碳汇),对缓解气候变化起到长期稳定的作用。通过文献阅读和与国外科学家的交流,姜培坤发现了一种叫“植硅体碳”的稳定性碳,可以在土壤中稳定上万年。

  从此,最大限度挖掘植硅体碳,通过人为调控增加森林系统,特别是土壤中的植硅体碳成为了姜培坤新的研究点。在确定选择富有中国特色的竹类植物开展研究后,姜培坤经常去全国各竹产区采集植物和土壤样品,同时和研究生们一起夜以继日摸索植硅体提取方法,探索测定植硅体碳含量的新方法,并成功总结出从植物、土壤中提取植硅体的理想方法,发明了植硅体碳含量测定的新方法。有了成熟的方法,研究工作得以更加快速、顺利开展。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姜培坤一连申请到植硅体方面两项国家基金和两项省基金,研究了中国全部重要竹类植物系统植硅体碳的分布与稳定性,研究团队在国内外发表了三十余篇有关植硅体研究的高水平论文,在全国森林土壤会议、中国林学会等众多会议上展示了团队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广大学者的热烈关注和一致好评。现在,姜培坤的研究团队实验室被公认为国内领先的植硅体研究基地,至今保留实验样本近万份,团队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科学研究二十余载,辛勤付出,也收获丰硕成果,姜培坤至今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SCI收录近58篇,出版著作6部,作为研究成果“竹林生态系统碳汇监测与增汇减排关键技术及应用”的主要完成人,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竹林生态系统碳过程、碳监测与增汇技术研究”和“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格局、碳循环及管理技术”两项科研成果均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另有多项成果获省部级二、三等奖。

  陈胜伟俞洁

[编辑: 李伟民]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17371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70005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