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论坛新帖  -> 正文

保俶观察 | 你“AI”了我,还一笑而过?

2023年05月26日 09:43:00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杨丽

  前有歌手陈珊妮用AI制作完成新歌,后有“AI孙燕姿”翻唱周杰伦、王菲、张韶涵耳熟能详的代表作……在AI技术涉足音乐领域、显现创造力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法律、伦理上的争议和担忧,尤其是关于声音版权的问题。

  当前,越来越多音频软件开始采用AI技术。今年3月,一个名为So-vits-svc的开源项目上线,AI模型的训练教程也开始在各大平台上火速传播。在这些教程的指导下,仅仅凭借数段音频,就能用一个人工智能生成式模型来合成新的音频,于是用明星声音“翻唱”其他歌手的代表作在各大平台涌现。其中,在某平台上,“AI孙燕姿”翻唱《发如雪》的浏览量已经超过百万。

  AI歌手翻唱歌曲走红的背后,可能涉及多项侵权问题。其一,根据民法典中对于声音权的规定,利用明星声音进行AI模型训练,要征求本人同意获得授权。其二,在训练AI模型的过程中,使用的音乐作品要得到著作权人授权。其三,若把AI歌手演唱的作品用来吸引流量或是销售,涉及侵害著作权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目前,平台方和创作者主要通过声明AI作品不作商用来避免担责。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范围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作品、美术作品等,但音色本身并不构成作品,不在其保护范围内。因此,如何保护歌手的“声音”,保护歌手权益和创作积极性,还有待法律进一步完善细化。

  再者,声音是个人身份的重要标识,如果不尽快在制度层面加强设计和保障,一旦AI技术被滥用,还可能引发伪造声音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带来更多社会问题。4月1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应当真实准确,采取措施防止生成虚假信息。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或服务应当尊重知识产权、商业道德,不得利用算法、数据、平台等优势实施不公平竞争,等等。后续方方面面如何来细化落地这些管理办法,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从绘画、写作到影视、音乐,AI技术的影响力范围还在不断扩大。AI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存在不少隐忧。这需要法律层面加强保障和监管,给AI技术立下规矩,积极推进人工智能行业健康发展。

  作者:杨丽

  本专栏欢迎投稿: kjjrsbwm@vip.163.com

[编辑: 王姝]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17371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70005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